華山文旅學28
Apr 08, 2021
【創造滿懷幸福感的未來】後疫情時代的移動新生活
華山文旅學28
Apr 08, 2021

講座日期:

2021年02月21日

講者:

肯夢 創辦人 / 朱平

地味手帖 主編 / 董淨瑋

主持人:

林事務所 執行長 / 林承毅


內容簡介:

在這疫情反覆蔓延的時代,出國考察、休閒旅遊已經成為一種奢侈的浪漫,取而代之的是遠距離視訊會議、在家工作等維持安全距離的替代方案,而這樣的生活似乎還會維持一段時日,或許遠距上班會成為未來工作的常駐形態也說不定。

雖然疫情導致了我們沒辦法在全球移動,卻也增加了我們在台灣內部移動的機會,既然如此,為何不透過現在好好的來認識我們居住的地方呢?也許在可容忍的狀態下移動到各處生活或工作,讓自己可以透過移動發現台灣各地的美麗會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這一次華山文旅學邀請透過在城市與鄉間移動生活的企業創辦人與雜誌主編,看他們如何分配工作與生活的同時與二個地方產生關係,慢慢地透過與地方建立關係,從關係人口變成在地人口,這一次就讓我們跟著講者一起移動,挖掘在台灣各地生活的美好可能性。

講者簡介:

肯夢 創辦人 / 朱平

30年前,朱平將具備社會企業責任的概念帶進台灣,透過推動環境永續、參與社會責任,讓生活美學成為經營企業的核心概念與新型態的消費文化。他除了是肯邦、肯夢、肯愛等企業的老闆之外,也是漣漪人基金會、Nonzero 非零餐廳的創辦人,透過營利型的社會企業持續推廣生活裡值得被關注的美學議題。

熱愛自然生活的朱平也從2009年開始與伴侶從台北搬到台東都蘭山下,展開過著兩地往返的二地居生活,同時在台北與台東生活、工作與消費,既能擁有大都市多采多姿的生活,也能體驗鄉村的恬靜讓自己有機會與自己對話。

而維持著與兩個地域的關係與連結不是為了享受退休後的生活,而是在城市與自然之間找到幸福的平衡點,更因為發現了被世人遺忘的永續與希望,進而開始改善鄉村生態,提升台東鄉村的多樣性,並從中探索自己與回饋社會的人生意義。

 

地味手帖 主編 / 董淨瑋

2020年中開始發行,是一本關注新生活型態的雜誌,探討面向包含移住、創生、職業、居住、街區文化等各種生活價值觀,每期訂定一個主題,從流動生活、地方個性到風土技藝皆無所不談,其中更邀請多位地方文史工作者進行專欄寫作,透過雜誌串聯讓全台各地皆有機會發聲,訴說自己在地的美好。

而主編淨瑋與團隊探訪實際執行二地居的實踐者,透過與他們的互動了解為何願意兩地奔波,除了工作的理由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能讓自己過著理想中的生活。

雖然疫情造成許多不便,卻也讓人重新審視工作與生活的比重,透過移動也許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用生活連結城市與鄉鎮,讓兩邊的經驗相互交流或許將成為未來嶄新的生活型態。

主持人簡介:

林事務所 執行長 / 林承毅

近期出版『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倡議未來創造的重要性,長期以來倡導洞察力及企劃思維之重要,多年來帶領超過百場各式設計工作坊,並常於工作坊規劃設計,喜於從自身經驗來進行案例分析撰寫,一步步建構體驗設計的詮釋及理論,演講及顧問輔導是創新價值的方式,認為從人本思維出發,透過設計策略方法,將可有效協助產業轉型,創新價值。

近年來更積極投入社會創新及地域活性化之專案,認為投入人本設計需要走出去與各領域交朋友,把需求帶進來,把價值傳遞出去,並透過企劃提案來溝通,如此一來人本設計才能造就更大影響力,從顯學迎向普世價值,近年來參與台灣許多公部門的審查及顧問工作,並長期在大學任教,樂於培養年輕後進,並積極投入地方創生等議題的社會倡議,實踐與串連,期盼能為即將面臨高齡化,少子化困境的台灣,思考面對下一個時代的解決方案。

------------------------------------------------------------       

活動花絮:

 

「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自新冠病毒的出現,人們都持續過著與疫情並存的生活,由於疫情尚未結束,社交距離的保持仍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環節,但人與人的距離仍有許多方式可以拉近,例如國內的輕旅行等等,近期都十分盛行。而從輕旅行進階出的二地居生活方式,亦是種讓一個人在城鄉間皆有貢獻的改變方式。

        對於二地居這樣流動的生活方式,地味手帖在試刊號中,便以主題「流動生活:實現二地居住、自創工作的新可能」提及。「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那樣的生活在哪裡?」

        地味手帖是一本為「創造新生活型態」而生的MOOKMook其實是將雜誌(magazine)與書籍(book)合成一字,中文可解讀融合了兩者特色的「雜誌書」,探討內容涵蓋創生、居住、街區文化等觀察,利用每期的主題,將觀察出的隱性現象化為明確趨勢,也連結許多新創單位,帶領讀者認識更多嶄新的生活型態,提供發聲與創新的可能。

 

鄉間的牽引力

        開始著手製作地味手帖的原因,是主編董淨瑋由於家人們的住處散落於台南、台中等城市,從小就經常需走訪台灣各地,而在走訪的過程中,董淨瑋慢慢感受到各地的差異。因在鄉間小路雜誌擔任主邊的緣故,也常常需走訪鄉間。那些連結城市間的地帶,便成了董淨瑋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董淨瑋觀察到,現今社會中,鮮少會聽到年輕人說要回鄉接手家庭事業,但她認為地方並不像大家認知的,是離散遙遠的地方,而是大家的歸屬。台灣每個角落都有獨特氛圍,有些是地理環境造成的,有些事歷史發展帶來的,許多事情會在這個地區,經年累月反覆發生,也有許多地方的聲音,需要被聽見。為了實現並傳播這份想法,董淨瑋透過地位手帖這本雜誌書,把地方上面正在發生的事情,分享給那些在都市中猶豫的人,讓更多人認識地方,並展現地方生活各式型態。

        地味手帖被定位為台灣第一本關注新生活型態的mook,面向包含創生、職業、居住、街區文化等等的生活價值觀,每一期探討一個別主題,將隱性現象明確化,於雙數月發刊為地方發聲。編輯時並不會按照受訪團隊的背景或從事的內容寫出文章,而是透過問題,讓受訪團隊講出真心話,讓地方的真實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除了每一期選定的主題外,各期也會有固定欄位單元,以本期為例,以一張水田邊美麗的鐵皮屋建築照片為例,提出用心觀察也能於鐵皮屋中找出美感的觀點。

00流動生活 01地方個性 02風土記憶 03秘密據點 04繼承家業”

        關於流動生活,由於台灣交通尺度相對容易,因此首先要扣除通勤人口,兩地均有住所的才屬於所謂的二地居生活者。在試刊號中,便專訪了一再來回往返中央山脈,從台南到台東長濱經營獨立書店的高耀威。在訪問中,高耀威談到本十分喜歡嘗試有趣的事情,二地居的生活模式能帶來生活環境的變化,在這樣的差異中,生活的靈感與互補感便會乍現。但因爲同時也算是個「都市來的人」,在地方的鄰里互動過程中,當地居民可能會對他有過度的期待,使他感到壓力,但仍為生活帶來新奇的養分。在訪問時,並不會只單一訪問受訪者一人,而會同時訪問受訪著身邊的夥伴,擴充訪談面向。以高耀威為例,便訪問了他的家人與朋友對於二地居的看法,親友皆認為高耀威十分適合流動生活。果斷力、想像力、實踐力,是高耀威流動生活的關鍵特質。

        另一位二地居生活者陳科廷,在訪談中表示很多坪林人都有至少兩個家,因為當地為台北水源特定區,不能任意建造新建物,只能修復舊有房舍。不適應台北緊繃快速的生活步調,陳科廷回到坪林家鄉從事採集、植物研究、手工藝等,在坪林與木柵的二地居生活中,陳科廷可以輕易接觸大自然。將對植物的興趣轉換成專業,成了流動生活的本錢。

        在流動生活中,移動是很重要的環節,季節轉換 、生態轉換,都是移動過程中令人享受的面向。地味手帖結合旅遊與生活,為一人雜誌非常不容易,主題難得且質量飽滿。

------------------------------------------------------------       

       肯夢創辦人朱平,以自生經歷,與大家分享他在台北與台東間二地居的故事與體悟。他認為,身處在現今的後疫情時代,大家都有新的機會、從頭開始的機會,以他為例,他便在台東建立了新的故鄉。

        而過程中,朱平也梳理出他對台東的觀察,他談到,會來台東的城市人有三種,第一種是失意的人 ; 第二種是失戀的人,前來台東尋找慰藉 ; 第三種則是失去方向的人。綜合以上,似乎來到台東的都是失去了什麼的人,但朱平認為,不論入鄉動機是什麼,人們入鄉時,首要條件是不能造成地方負擔。入鄉的關鍵在於能力的培養,和對自身足夠的認識,30餘歲接受過歷練才是適合的。

 

「若想去地方,請做地方沒辦法做的事!」

        入鄉的開端,可以從租房子認識當地居民開始,不一定要一開始便在地方申根蹲點,可以先從成為關係人口開始。與喜歡的地方產生連結,即便人不在地方,心仍會寄託在地方。等著社會資本建立起來後,心態上可抱持等著「被地方用」,例如到地方看到某家商店,便自願擔任志工,運用都市帶來的技能幫助他們,當做出特色、做到地方沒辦法完成的事時,便能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移入人口,資金流入後人才也會跟著流入,地方蓬勃發展的機率便會隨之拉高。

 

新生活提案:你還能怎麼樣生活?

        城與鄉之間,真的是絕對的都市好嗎?其實現今的地方早已與過去的刻板印象不同。以台南為例,台南幽雅同時兼具朝氣的氛圍步調,便充滿了現代人們推崇的地方生活感。有些人也會思考,是否踏入地方,就必須完全切斷與都市的連結,朱平認為其實是不需要的,保持在城鄉間的彈性,才不會成為地方的壓力。追求生活感、盡情想像,讓地方有與刻板印象不同的模樣。

 

Think it big do it small

        台灣許多的地方產業,都會以把商品販售到台北為最終目標,但其實可以將眼界放遠,走出台灣。以日本為例,日本地方種植的抹茶等等,都能銷售到台灣了,台灣的標準為什麼不能提升呢?

------------------------------------------------------------   

問答環節:

------------------------------------------------------------   

現場活動照

推薦閱讀
華山文旅學
【廢料大變身——尋找循環的可能性】
華山文旅學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用設計,增添地方風采-為傳統物件賦予新價值
華山文旅學
【如何活下去?島內散步與雙口呂文化廚房的實戰經驗】
華山文旅學
【熱情與永續的延續】在地文化發信地-老屋的味道與記憶
華山文旅學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情感連結實驗室-互動後創造出來的在地價值
華山文旅學
【不完美變身的好完美——格外品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