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與年表
華山,這樣走過

從1914年釀出第一罈清酒,到2017年文創蒸騰,飄過芬芳,走過滄桑;五個階段,五段風華…

  •    

1914~1987  造酒製腦

1914年.民營酒工場「芳釀社」產製「蝴蝶蘭清酒」上市。

1917年.「日本樟腦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生產精製樟腦。場址在今日的紅磚區。

1922年.日本政府實施酒專賣,酒工場收歸公營或停業。

1929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正式收購芳釀酒工場,改名「專賣局台北酒工場」。

1946年.中華民國專賣局接收台北酒工場與樟腦工場,改「場」為「廠」。

1961年.樟腦廠停產。

1987年.酒廠遷往林口。

1987~1999  空間蛻變

1987年.酒廠遷出,空間閒置。

1992年.立法院將台北酒廠舊廠區改稱「華山特區」,並做為新院用址,但因爭議不斷而作罷。

1997年.藝術家積極爭取將華山特區轉型為藝術中心。

1998年.公賣局將華山特區委託台灣省文化處代管維護3年,主要提供藝文及展演等相關活動使用。

1999年.「華山藝文特區」正式實施。

1999~2003  藝文特區

1999年.華山委由「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經營,進入「藝文特區時期」。

2002年.行政院發布六年經營計畫「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預計以57億元經費,利用公賣局舊酒廠閒置空間,由北至南設置包括華山在內的5個「創意 文化園區」。

2003年.華山藝文特區正式轉型為「創意文化園區」。

2003~2007  文創轉型

2004年.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經營華山一年。

2005年.封園,拆除圍牆、修復古蹟與歷史建築。

2006年.中六館「電影實驗場」OT案,由侯孝賢代表的「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取得經營權。

2007年.1月 文建會將華山分三區塊委外經營。 分別為電影實驗場的OT案、台灣文創產業旗艦基地的ROT案,及台灣文創產業旗艦中心的BOT案。

2007年.5月 ROT案由遠流出版、國賓飯店及仲觀設計顧問所組成的「台灣文創聯盟」贏得最優申請人資格。6月成立「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 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文建會正式簽約。。

2007年.12月 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進駐,「華山創意文化園區」開始營運。

2007~2017  全民共享

2007年.「華山創意文化園區」開始營運。

2011年.文建會行文正式定名為「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但民間則以「華山1914」及「華山文創園區」為通稱。

2012年.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設立文創發展司綜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產業聚落之規畫、審議、輔導、考核及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