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文旅學28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地方創生的21堂課-青年如何參與地方創生,創造自己的志業與事業
華山文旅學28

講座日期:

2019年09月27日

講者: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 前國發會副主委 / 曾旭正

《風土經濟學》作者 / 洪震宇

華山1914文創園區董事長  / 王榮文

內容簡介:

臺灣城鄉的問題,在經濟趨勢變動下,日益嚴重,政府仿效日本的模式,推動地方創生。但早在政府推動地方創生之前,青年已經開始展開返鄉熱潮,運用專業能力振興家鄉,將專業、志業與事業結合,這個趨勢已經匯聚成一股龐大力量。

但是家鄉資源有限,各種問題有待改善與提升,青年如何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有效整合資源,帶動新的改變力量,不只需要理想,更需要創新思維與方法,才能在家鄉維持生計,甚至能運用創意帶動生意,成就自己的事業。
華山文旅學這次邀請曾旭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前國發會副主委)與洪震宇(《風土經濟學》作者)對談,就拉大格局,不再從地方出發,而是從台灣地方創生的整體未來出發。地方創生如何成為返鄉青年的志業?青年要如何參與地方創生,培養哪些能力?克服哪些挑戰,才能創造自己的志業與事業?

講者簡介: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 / 前國發會副主委 曾旭正

關心地方創生、社區營造議題,著有《台灣的社區營造》、《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等書的曾旭正教授,在過去擔任國發會副主委時,就曾推動一系列地方創生政策,努力地為鄉鎮找回蓬勃的生機,而他與學生和居民推動的「土溝農村美術館」,就是一個絕佳的經驗。鄉鎮要如何正視危機,怎麼找回生機,更要如何永續經營,讓曾旭正教授分享他寶貴的見解。

《風土經濟學》作者 洪震宇

另一主講人洪震宇,長期在台灣各地運用田野調查,找尋創新契機,進而整合資源,創造偏鄉重生的力量。他將這些經驗與能力,彙整成為一套實踐心法與方法,稱為「風土經濟學」,希望能協助返鄉青年能夠打開自己的生存空間,從前端風土資源的挖掘與盤整,賦予新意,接著透過行程規劃、風土餐桌的設計,以及了解目標顧客需求,才能創造行銷效益,帶動家鄉生機。這個講座他將實際分享幾個地方案例,包括青年返鄉,該如何克服各種挑戰,降低挫折感,還能帶動更多人參與,協助地方創造生機的方法。

 

活動花絮

地方創生的前一個步驟

這次的文旅學就拉大格局,不再從地方出發,而是從台灣地方創生的整體未來出發。地方創生如何成為返鄉青年的志業?青年要如何參與地方創生,培養哪些能力?克服哪些挑戰,才能創造自己的志業與事業?

曾旭正老師在一開頭便說明現在社會的現況,網路的無遠弗屆,帶來很多新的可能和體驗,時間和空間的壓縮也讓很多計畫可以很快的實行,但也可能很快的消失。扁平的網路使人們可以即時消費,但要如何做才能使人們真正停下來並且深刻的記住地方特色?

公家部門的自覺

老師針對公家部門的方面有比較多的敘述,舉日本的例子,那就是鄰近東京的茨城縣。茨城縣雖然鄰近都市但人口流失非常嚴重,本地居民並不覺得自己的條件比東京差,於是近年來慢慢做地方創生相關的努力,基於一些特別的地景風景,還有優秀的筑波大學坐鎮,茨城縣漸漸發展出地方特色,吸引人流回歸。但首先也要人民有自覺,意識到家鄉的困境,再聯合公家部門才能夠由下而上的貫徹想法,多方協調下完成計畫。

曾旭正老師還有列出鄉鎮市的歲入決算表,清楚指出有哪些財源是公家和民間可以共同利用來推廣地方創生,卻往往被忽略,表格說明其實公家部門是有門路可以做切入點,民眾可以有依據的清楚指出這幾條項目進行遊說,或和地方的公職人員進行溝通,爭取機會為地方創生。

地方創生的發展方向

除此之外,老師還有點出新的地方創生企業經營的型態必須要改變,合作社是現在很多人採用的方法,而事業經營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若忽略很容易造成財務危機,需要多方注意。經營的方式需注意以上幾點後,再來就是同步培養說故事的能力,從不同的角色進行風土論述,助長地方崛起並深掘在地元素提供原料。雖然地方和地方之間的特色不盡相同,但曾旭正老師認為其實台灣的土地狹小,鄉鎮之間的文化並不會有明顯差異,其實比較適合帶狀發展,串連周遭的風土民情並規劃路線,這樣的規模做起來會比較有效果,也能幫助旅人記憶和深度認識台灣文化。

風土經濟的形成

另一主講人洪震宇,長期在台灣各地運用田野調查,找尋創新契機,進而整合資源,創造偏鄉重生的力量。他將這些經驗與能力,彙整成為一套實踐心法與方法,稱為「風土經濟學」,希望能協助返鄉青年能夠打開自己的生存空間。洪震宇老師分享了他在規劃地方旅行的實例,是在苗栗地區的旅行,串連了地方作物、地方飲食、農作diy還有產業介紹,能形成這麼完整的體驗旅行,其實是一系列演變和經驗才會行程最後的結果。從前端風土資源的挖掘與盤整,賦予新意,接著透過行程規劃、風土餐桌的設計,串連地區之間的關係還有人物故事,了解目標顧客需求,才能創造行銷效益,帶動家鄉生機。

換位思考之於行程規劃

洪震宇老師強調在做田野調查的時候,要與不同旅人溝通,或和各方面不同領域的人多討論,才能從中獲得更多反饋,可以增加旅行的豐富層次,想法和方法雙軌思考可以使計劃更周全。

在商業運作的背後洪震宇老師分為幾個部分,首先一定要有具體脈絡,之後的計畫才能慢慢發展,而故事力是針對行銷的部分,要如何將小旅行的意義傳地出去,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手法,還有定位此趟旅行的方向,因此提問寫作企劃力是需要被重視和培養的。小旅行是結合商業和文化和社會三種面向的新產業,對在地文化耕耘與理解能力要夠深厚以外,對外溝通理解和自主經營也要同步進行。

從細節發現脈絡也是創造小旅行的一種方法,要找出地方的故事可以從生活、生態、生產去切入,多方串聯,結合策略以及凝結共識,主題要明確,內部要注意的是的流程管理以及細節處理,並在執行上確保品質統一,藉此提高顧客的忠誠度。

在這場講座中,曾旭正老師和洪震宇老師採用不同的角度,帶領我們去體驗風土經濟學的各種可能性,有公家機關的視角,也有旅人、在地居民、執行端的各種視角,多方位的思考以及跳脫身分的去觀察,都能使計劃更臻完善,最重要的是找出土地和人之間的連結,而要怎麼找,皆在這場講座和洪老師的書裡告訴大家了。

推薦閱讀
華山文旅學
【熱情與永續的延續】從地方事物創造生活裡的想像力
華山文旅學
【熱情與永續的延續】在地文化發信地-老屋的味道與記憶
華山文旅學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曾經的過客,如今的歸人-留在家鄉真的比較好
華山文旅學
【我與台灣磁磚,和它們產地的故事】
華山文旅學
- 【 意料之外的美麗與希望 】 - 創造滿懷幸福感的未來
華山文旅學
【熱情與永續的延續】光復河山-環境資本主義的實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