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文旅學28
Jun 28, 2024
【廢料大變身——尋找循環的可能性】
華山文旅學28
Jun 28, 2024

講座日期 / 時間:

2024年06月23日 14:00~16:00

主持人: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 經理|李若寧 Ning

講者:

REWOOD、木酢達人負責人|陳偉誠

官田烏金創辦人|李政憲

內容簡介:

買咖啡帶自帶杯可以省5元,已經成為上班族的小確幸日常,但是垃圾怎麼都燒不完!政府雖然已經投入更多資源來升級焚化爐、垃圾轉運等,但除了垃圾減量,廢棄物可以如何回收再利用呢? 【華山文旅學】邀請「陳偉誠|木酢達人負責人」和「李政憲|官田烏金創辦人」來分享循環經濟,由「李若寧 Ning|KPMG 經理」擔任主持人,從社會創新模式設計、永續發展議題出發,透過不同角度認識「永續循環」的各種可能性。

活動花絮:

ReWood與官田烏金,「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

提到永續,不可避免會聯想到環保、回收;我們知道,但卻不一定了解廢棄物回收後的再利用歷程,它們怎麼創造新生呢?

廢棄物的出現與製作流程有很大的關係,傳統工業設計產品「從搖籃到墳墓」,產品在工廠出生被生產,消費者使用後變成廢棄物結束一生;循環經濟提倡的是「從搖籃到搖籃」,讓產品的設計、生產及回收,模仿自然界的新陳代謝系統,沒有廢棄的材料,所有都是資源,只待我們找到方法讓其變身。

華山文旅學主講人陳偉誠,創辦ReWood,透過回收、分類與再應用森林循環產品,將廢料「修枝木材」轉化為木炭及木酢液,創立品牌「木酢達人」,實現零剩餘循環。

 

種樹與砍樹的選擇

先拋出問題「種樹有什麼好處 ? 」陳偉誠指出種樹是為了補充空中的二氧化碳。樹木修剪後的樹枝幹送到焚化爐焚燒,再製造二氧化碳回到天空,牽引出更多問題:「聯合國的SDGs支不支持砍樹? 」、「台灣到底需不需要砍樹」、「還是我們用塑膠或其他替代產品,可不用砍樹?」陳偉誠補充,每個國家制定自己的規範與責罰,砍伐區域要分區,自己國家的木材自己用,不購買其他國家的木材,運輸造成的碳足跡反而更龐大。

 

ReWood森林循環湖口創生

台灣現在國產材使用約1%。陳偉誠說若想買一塊台灣國產材,通路不易取得,最容易方式是去林務局買一車原木,費用極高;台灣禁伐近40年,當時業界木工師傅約三十餘歲,現在已屆六、七十歲,木工技術與方法傳承已然產生斷代;且因造林需求降低、木材加工產業沒落,今日的森林系多已改稱生物多樣系,相關木工專業系所如花蓮農工、東勢高工、台東公東高工等,學生畢業後不易進入相關產業,或自行創作者難以取得木材原料並面對通路競爭,進入木工產業的門檻甚高。

前述種種,都是想要進入木工產業者的困難,陳偉誠決定組織團隊在新竹湖口聚集想學木工的人、想教木工的人,讓木材成為好的循環可能。他出動人員到學校修剪樹木、蒐集木材,運到湖口;創作者做出的成品放到網路上販售,銷售所得一半歸創作者,另外一半成為團隊繼續四處修剪樹木取得木材的運作資金。

 

陳偉誠盤點,光台北市一年就有高達7200公噸修枝木材送進焚化爐銷毀,十分可惜。他決定以7R零廢棄原則,重新思考全材利用,如何回收分類做成木作傢俱,剩餘的再做成炭、木酢清潔液。木材回收是一門專業,陳偉誠舉出種香菇用的木屑包,若製作過程混雜樟木原料,可能會因樟腦精油成分導致香菇長不出來。而不少社區角落常出現堆積龍眼木,卻因無法規格化、無法量產,造成廢棄,但經過回收、精準的分類再利用,垃圾不再是垃圾,可化身資產。ReWood每年大概回收600多噸木料,製作1000多件傢俱。

打斷的球棒該怎麼辦?都丟了嗎?ReWood與桃園樂天、味全龍、富邦悍將及近百所高中學校球隊合作,回收打斷的球棒,加上校園木材做成椅子,持續循環經濟。此外,讓木炭搭配植物製成炭盆栽,擺放在家中,炭吸附空間中的濕度異味,儼然是不用插電的空氣清淨機。

 

循環經濟從消費開始

盡量回收木料做成家具循環使用,還有哪些植物、木料可以變身成為新的可能呢?

大家看到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無尾熊,很可愛的在進食尤加利葉;但無尾熊只愛吃嫩葉,剩下的枝葉就變成新的垃圾,其實尤加利葉抗菌又防璊,陳偉誠收回剩餘的尤加利葉洗乾淨曬乾,取精油製成無尾熊專屬的洗手乳、衣物寢具,銷售所得歸動物園,去動物園的我們直接參與回收,更陪伴我們生活。

ReWood從選料、加工、應用的循環經濟流程,減少焚化爐燃燒、增加就業機會,你我都可以是木工學習者、也可是消費者,在日常採購的選擇符合環保價值,在採購過程完成公益價值。陳偉誠最後提出三個重點:種樹是「補碳」、再利用是「固碳」、「消減碳」就是減少採購、減少浪費,我們都是其中一份子。

 

「官田烏金」創辦人李政憲,自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後,先到了中油公司,再轉換跑道到中國賣起珍珠奶茶,跨領域學習商業模式,2017年回到台灣、落腳台南官田。

 

2050淨零碳排怎麼做?

李政憲提到,經濟活動、生產活動,用到水、電、機械設備都一定會牽涉到「碳排放」,傳統工業設計採用線性思維,思考如何用最便宜的原物料,製作出最便宜的產品,獲取最大的利益;現在追求永續,環境成本與社會成本都必須評估,全球知名企業都已經推動「淨零碳排」,從環境保護、可持續性、企業形象、法規要求等投入。

如何透過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來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並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李政憲認為可以從「固碳」、「減碳排(再生能源、資源循環、燃料替代等)」著手,進而達到淨零碳排。

 

垃圾變烏金的魔法:生物炭

生物資材在成長過程都有固碳效果,抓下大氣中的CO2,在體內合成有機物,但隨植物凋零、腐爛,或隨著焚燒成為CO2回到大氣中。這些生物資材透過高溫低氧的熱烈反應,一部份變成CO2,一部份變成「生物炭」;若「生物炭」的生產提高,回到大氣的CO2就會減少,「生物炭」是「淨零碳排」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方法。

李政憲來到台南官田後,發現在地產業菱角的殼是龐大的廢棄物,每顆菱角肉跟殼比例約5:5,菱殼需要三年時間來腐爛,且長期產生腐臭味造成環境問題,在地人往往選擇焚燒,他創辦了「官田烏金」來處理菱角殼問題。

「官田烏金」先和官田區公所、清潔隊合作,把廢棄菱角殼運到空地曝曬,之後把乾燥的殼進行專利碳化,約40分鐘燃燒到1000度,讓「生物炭」的品質達到最好。燒完後取得生物炭,分裝後再以陽光曝曬乾燥,不需要電力來乾燥。且現地處理無須移動,減少碳足跡,「官田烏金」每年處理菱炭殼達1,200 公噸,年產能(炭)36 公噸,甚至只需要4位操作人員就能處理。

 

一百種炭生活

李政憲不喜歡稱呼菱角殼為農業廢棄物,而是「剩餘資產」或「循環材料」。「官田烏金」思考「菱殼炭」如何進一步運用,先發現「菱殼炭」吸附功能佳,製作成吸附包,抓附空氣中不好聞的味道,也贈「菱殼炭」吸附包給台南、嘉義地區的復康巴士來淨化巴士空氣。菱殼炭具有優異的吸濕、除臭功能,除了製作吸附包、線香、貓砂,也可轉化為「菱炭紗」,搭配功能性布料,製成具有吸濕、排汗、抗菌功能的織品。也適合搭配官田在地材料「紅陶」,製作成陶藝品。

種植菱角的過程,往往會撒石灰來進行殺菌,但會讓菱角田中的水雉鳥受到傷害而失明、土壤鈣化,因此把復康巴士使用過的吸附包用在菱角田來淨化水質,創造第二用途,同時發現加菱殼炭的田,產量較高。「官田烏金」讓炭達到空氣吸附、水質淨化、土壤介質,做到官田自己的循環,貫徹綠色化學、友善環境、循環經濟。

這些黑壓壓、原本是垃圾的菱角殼,「官田烏金」找出新的價值,製作成環境友善的產品;而我們選擇「官田烏金」的產品,就成為循環經濟的參與者。

 

來自新竹湖口的聽眾,最後感性分享她見著陳偉誠在湖口的長期投入、在地方深耕的過程,她用麥子結穗來形容品牌慢慢茁壯、落實永續的期待。陳偉誠與李政憲兩人帶著「官田烏金」和「ReWood」的故事來到華山,他們把別人眼中的廢棄物,找到方法成為新的延續,這是我們這世代同樣要面對的問題;物件越來越多,說要環保說要永續,該如何讓我們自己真正的開始參與?在每一個消費選擇時,都是重要的關鍵,當我們在生活使用環境友善的產品,也能在循環經濟的路上踏出第一步。

推薦閱讀
華山文旅學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地方創生的21堂課-青年如何參與地方創生,創造自己的志業與事業
華山文旅學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熱情的青年啊,你的家鄉在哪裡?
華山文旅學
【熱情與永續的延續】光復河山-環境資本主義的實踐行動
華山文旅學
- 【 意料之外的美麗與希望 】 - 熱情與永續的延續
華山文旅學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情感連結實驗室-互動後創造出來的在地價值
華山文旅學
【熱情與永續的延續】從地方事物創造生活裡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