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會客室41
點讀華山384
吳思華X王榮文|小文創需要大平台 | 華山會客室
華山會客室41
點讀華山384

Guest│吳思華

台灣知名管理學者,研究專長為策略管理、產業與競爭分析、知識經濟、創新與創造力等

 

Host│王榮文

台灣文創的實踐者,同時也是華山1914文創園區經營者暨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當我們將對土地的情懷、美好生活經驗的結晶施加創意,期待以台灣特有的文化,來觸動消費者的心弦——然而,如何挖掘出深層深刻的文化底蘊,讓土地與文創生生不息?在策略名師吳思華教授與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文的交流中,分析日本、瑞士經驗,探討過去文創企圖從單一點做各種延伸,講求「一元多用」,現在應該採取平台的思維,把許多一元帶入,變成「多元多用」的生態系。

在2001年從英國引入文創產業這個舶來品後,16年來,台灣也不斷嘗試讓既有的文化再開出一朵花。華山主人、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文發現,無論個體多優秀,都需要一個友善的生態系支持,而什麼是台灣迫切需要的文創策略?王榮文與策略巨匠吳思華相聚華山會客室,從文創的定義開始,探討文創與科技的結合,以及本土化的落實和連結。

文創×科技 先消歧義而後策略

王榮文(以下簡稱王):

文創這個1997年濫觴於英國的概念,其實包含了都市計畫、國土改造,面向非常深與廣。過去我們一直在爭論文創的定義,它究竟是新產業,還是舊產業?我們應該推動是文化產業化,還是產業文化化?16年來我是文創產業的實踐者,也發現文化沒有與科技相輔相成就走不遠,您認為文創的科技策略是什麼?

 

吳思華(以下簡稱吳):

過去二十年,台灣的經濟榮景仰賴科技產業的成功,科技產業的特色之一,是IP(智慧財產權)可以明確界定,價值鏈也十分清楚,但文化難以宣示IP,讓最早投入的原創者不見得能獲得回報。至於文化的實踐邏輯是否以IP模式進行,也是有待商榷的。

在我的想法裡,文創產業包括文化、創意、產業三種元素。文化是對人文歷史山川地理的認同、是美好生活經驗的結晶,創意則是在文化上做新的嘗試和加值,放在不同媒介或是融合在新科技中,進入產業的範疇後,大家就期待投入可以獲得回報,讓這個循環生生不息。

值得注意的是,創意是在和誰對話?保留古老的東西不一定讓人有感,我們常說:「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文化必須經過詮釋才能引起共鳴。

在2001年文建會時代,文創產業的構想輸入了台灣,而這16年來,大家直覺歸類為文創產業的出版、電影產業等,有深刻理解我們的文化嗎?有與觀眾適當對話嗎?怎樣才能觸動深層的感動?這部分反而沒有太多著墨。

 


『值得注意的是,創意是在和誰說話?保留古老的東西不一定讓人有感,我們常說:「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文化必須經過詮釋才能引起共鳴。』


核心問題在文化深層度不夠

王:台灣文創要怎麼接地氣,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例如去日本北海道旅行時,很多人都會去逛白色戀人博物館,「白色戀人」是一種有白巧克力夾心的餅乾,而除了吃巧克力、品茶之外,博物館裡面也展示了日本與歐美的下午茶文化交流的歷程,並且呼應北海道冬季雪國的在地特色。

除了日本,瑞士小城力洛克和拉紹德封是瑞士鐘錶的發源地,瑞士人在拉薩德峰蓋了一間時間博物館,回溯人類計算時間的技術,以及瑞士錶的進化史。圍繞博物館的,是鐘錶學校與品牌名錶的生產工廠,它們不只標榜器物,更著重知識架構的傳承。在我看來,這兩個案例是產業文化化的典範。

 

吳:這是很好的例子。過去我們也看到台灣的牛肉麵、鳳梨酥受到消費者青睞,許多地方也蓋起博物館或是觀光工廠,但是踏出那個空間後,就感受不出它們與在地的連結,所以走不長遠。

拿鳳梨酥來說,我們應該進一步討論,台灣人吃鳳梨酥的歷史是從何開始的?製作鳳梨酥的技術有怎樣的進步和演變?鳳梨酥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何處?就像巧克力之於咖啡,鳳梨酥和哪些的飲料互補?吃鳳梨酥會勾起我們哪些共同回憶?

我認為,核心問題還是在文化深層度不夠。一項名產、一種飲食文化要變成代表台灣的文創產業,在於它能否找到與多數人對話的形式,找出「好萊塢之於電影工業」這樣的連結與對應,然後深刻地描述一個故事。

文化是公共的,產業化需要異業結盟,場域的配合與規畫經常涉及官民合作,而公部門的資產能不能讓私部門運作?如何運作?這部分則是一直卡卡的。

 


『核心問題還是在文化深層度不夠‧一項名產、一種飲食文化要變成代表台灣的文創產業,在於它能否找到與多數人對話的形式。』


「一元多用」過時了,要「多元多用」!

王:經營華山1914文創園區,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及文化創意發展的兩大議題,在台北酒廠這樣具有特色的建築群中,電影、戲劇和展演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來,這個地點成為品牌接觸消費者的有效通路,許多策展人投注三千萬、五千萬甚至一億元,相當於一部電影或連續劇的預算,來規畫一個展覽,藉由收門票,找贊助、賣周邊商品等這樣的營運模式來獲利。我覺得華山不小心催生了一個策展產業,只是這個項目,沒有在政府規範的「15+1」文創產業類別中。

 

吳:過去文創都是單一的點,企圖從單一點做各種延伸,講求「一元多用」,但這是過去創投2.0的思維了!我們應該建立文創的生態系,進入平台的思維,把許多一元帶進來,變成「多元多用」。

最近我與學生在進行產業生態系的策略研究。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必須「有實驗的機會」「有展演的空間」「有社群的支持」,如果無法形成生態系,個體再優秀都是孤鳥,而文創不像製造業需要百億投資,很小的金額就可以做到。

 


『建立文創的生態系,進入平台的思維,把許多一元帶進來,變成「多元多用」。』


人才從哪來?怎麼培養?如何建立機制?

王:如果說出版社的核心是編輯,文創園區的核心就是策展人了。如何育成更多策展人,並讓創意在更好的機制上發揮,這也是華山在努力的。

有百年歷史的日本吉本興業公司,在沖繩設立了藝能學校,專門培養搞笑藝人與娛樂產業的各種專業人士。華山目前沒有成立專門學校的經濟規模,而策展人必須有創意、人文素養,也要有企畫管理、財務編列的能力, 這樣的人才,應該來自哪個系所?這也是個大哉問。

 

吳:大學是一個保存完整知識脈絡的地方,學生進入大學的體系後,究竟要多學一些知識,還是該和產業有更多連結?這個答案是開放式的。如果要培育出符合文創產業需求的人才,那我們要教什麼?怎麼教?這也是需要討論的,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經驗,這是學校教育教不來的。

既然華山是一個平台,策展人在中間扮演多邊連結。目前政大也和華山進行產學合作,希望透過為期三個月的嘗試,摸索出更多文創人才培育的可能性。

說明文
57:24
2,065,753,116

吳思華

台灣知名管理學者,研究專長為策略管理、產業與競爭分析、知識經濟、創新與創造力等,曾獲第一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2008年「科技管理獎」個人獎。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著有《策略九說》等。


推薦閱讀
點讀插畫
點讀華山
創作的一筆一劃都是選擇 | 專訪插畫家JCC
表演藝術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隨歌劇入世─台灣歌劇之父曾道雄的藝術世界觀
專欄觀點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觀點XCROTER】(不要) (不要) (不要) 是標案!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用音符,譜寫故事裏的畫面與詩意
華山會客室
點讀華山
王嘉納X王榮文|一個鼓勵,便足以影響一名孩子的生命 | 華山會客室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織本主義改寫出台灣紡織業的新篇章|虱目魚掀起新的穿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