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王沛然(左)與李惠貞(右)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並且推廣閱讀,聊聊閱讀與生活的關係,以及如何與書建立起好的緣分。
李惠貞 Jenny Lee
擁有二十年工作經驗的資深出版人,曾擔任企劃、版權、編輯,經手過童書、書本與雜誌的發行。現為《Shopping Design》編輯顧問,另創辦名為「獨角獸計劃」的新型態學習及閱讀行動,希望帶領更多人感受閱讀的快樂,永遠不要失去對學習的熱情。
王沛然 Emily Wang
大學時期受文藝復興起源地翡冷翠及紐約的文化洗禮,進入建築設計領域。2011年回到臺灣,累積許多空間企劃的經驗。現任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以華山1914文創園區為基地,推動以鼓勵原創及促進對話為核心的相關計劃。曾任第三屆、第四屆華文朗讀節計劃總監。
閱讀是什麼?閱讀與生活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現代人不再愛讀書?這幾個簡單問題是Emily與Jenny生活中最常面臨的提問。在傳播媒介改變與社群媒體興起的交相影響下,人們的閱讀習慣改變了,閱讀人口也大幅縮減;不論樂觀與悲觀,幸運的是,仍有不少像她們倆這樣的引路人,願意堅守初衷,以更具前瞻性與實踐性的視野嘗試開創新的可能。
每個人與書都有一段緣分
2017 年 2 月,台灣首度舉辦「國際書店論壇」,邀請世界知名書店經營者、書店研究專家在台北國際書展上齊聚一堂,主持人楊照先生在論壇中的其中一個提問是「與書的關係是如何開始的?」,這個問題令Emily印象深刻,借用這個問題也作為本次對談的開場。談到與書的關係,Jenny說,人與書的相遇無疑是一種「緣分」。回溯童年的經驗,因個性慢熟,書在幼時扮演了陪伴與啟蒙的角色,從童話故事書、少女漫畫到世界名著,閱讀的開端,沒有任何設限;後來進入出版界,從此除了「讀者」之外,又多了「編輯者」的身份,對閱讀有了新的理解。Emily則提到因為父親是一輩子的出版人,自小受到家庭影響很深,身邊總圍繞著很多書,記得小時候讀了很多名人傳記,雖然早已忘了生平細節,無形中卻埋下了對人物探索的興趣以及與書的不解之緣,不過有點可惜的是,這樣的緣分也一度在求學過程中因考試壓力影響而產生了某種斷裂,直到工作後,能自由的選擇閱讀內容,才又重拾了閱讀的樂趣。
圖說:人與書的相遇無疑是一種「緣分」
讀喜歡的!閱讀無限寬廣
Jenny頗有同感地回應,其實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很好的閱讀體驗,可惜在求學過程中讀書變成了壓力的來源,離開學校後自然也就離開了書本,或許是這個原因,閱讀也被看作是一件過於嚴肅的事。而對兩人來說,閱讀其實就是非常單純的快樂。Emily也分享了後來影響她長期讀書習慣的一個想法,就是「讀喜歡的」!有時候看小說、有時候看短篇、有時候看管理的書、或是翻翻料理食譜......,想看什麼的時候就看什麼──突破形式與內容的侷限,是快樂閱讀很重要的關鍵。Jenny笑著說,現在同時正在看的書算算有二、三十本,她認為不論是隨手翻閱瀏覽,或是二十分鐘內看完的一個小章節,甚至是一小篇網路文章、一場展覽、一部電影、甚至是與人的對談交流,只要能沈澱心緒,或是從中得到任何啟發想法,其實都能算是廣義的閱讀。任何形式、內容與載體,終究只是途徑的不同,當我們暸解閱讀的本質與定義竟是如此寬廣的同時,就有機會以更開放的心踏出第一步。
有意識地做出選擇,無用但有用的閱讀
然而,網路全面性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爆量的資訊不斷瓜分著人們的注意力與時間。Emily認為飲食與閱讀其實有很相似的關係,都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與心靈質量,我們有很多元的飲食選擇就如同眾多管道的內容餵養,但我們仍然可以憑著我們的心意做出選擇,因此把閱讀作為精神食糧,就能更清晰的理解閱讀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Jenny則提出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生活及分配時間,因為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如何使用時間及空間,就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她認為閱讀的收穫之一是幫助我們培養獨立自主及鑑賞辨識的能力,當我們擁有了這些能力,不論是面對人或事物,將能因此得到更多樂趣與收穫,進而形塑了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將閱讀區分為「有用」與「有趣」的閱讀,或許對大多數人來說,「有趣」不難理解,然而「有用」卻有不同的解讀。對於這點,兩人不約而同地認為,閱讀必然有用,只是這個「有用」未必是以當下能夠得知或理解的方式展現。也因此,Emily和Jenny都認為,「有用」不該被視為閱讀唯一的追求,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它會在何時、以什麼方式對我們有幫助。更理想的閱讀是把所有的效率、目的、價值等等評斷標準都放在一旁,單純地感受閱讀所帶來的自由與開闊…。Jenny笑說我們應該「為無用而閱讀」,這也是她在推廣「獨角獸計劃」的過程中很希望能傳遞的一個概念。
透過分享,找到更多的讀書人
圖說:獨角獸計畫是一種新形態的閱讀行動,邀請大家到到書的場所尋找人生樂趣和方向。
華文朗讀節今年已是第五屆,獨角獸計畫則尚在起步階段,雖然兩者的形式不盡相同,但目的都是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讀書人、帶領更多人重回閱讀的行列。華文朗讀節每年邀請作家、跨領域名人與達人,和各界創作者共同參與,從私密的閱讀到朗讀的共享,Emily說在過程中她發現,大家真的很需要這樣的平台,任何不解疑惑或是靈感心得,都可以透過華文朗讀節這樣的機會與作家面對面的交流,閱讀不只是「輸入」,同時也是一種「分享」與「共鳴作用」。獨角獸計畫則是一種新形態的閱讀行動,參加者各自於閱讀場所中選書、分享心得,由Jenny引導大家探索交流,藉由這樣的機制,參加者不但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接觸 20 本以上的書,同時也能跳脫個人主觀經驗,這對培養獨立思考來說是很有意思,也是很重要的。不論是華文朗讀節或是獨角獸計畫,Emily和Jenny希望每個人都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契機,讓書本走入生活之中,從此與閱讀建立長長遠遠的好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