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品牌經營69
Jul 10, 2018
產製好的文創內容,然後呢?
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品牌經營69
Jul 10, 2018

新生代內容力的生存之道

跨界整合已是各產業的趨勢,文創界的每個品牌都在找尋兌現的生存之道,除了產出好的內容,該如何創造好的經營模式,讓「內容變現」,是人人心中的大哉問;特別當這個世代的人們著重於「創新」,著迷於美好的生活方式,既看重表象、又在乎內涵,該如何抓住目標族群的注意力,並開闢種種可能的潛在商機,已成為內容產業的顯學。

這次找來紙本媒體出發、跨足店面和經營自有商品的「小日子」;以編輯概念為精神,提供藝術設計交流的平台與場域的「朋丁」;以及運用「募資課程機制」實現線上共享教育理念的「Hahow」,聽他們如何運用「好內容」進行串聯的跨界合作、異業結盟,既提升品牌亮度,又能讓各方受益?分享各自的經營心得與市場洞見!

圖說:由左至右,小日子雜誌發行人—劉冠吟、朋丁共同創辦人—陳依秋、HaHow好學校共同創辦人—江前緯、HaHow好學校社群經理—楊子葳
 

雜誌品牌IP化經營,打造「會走路的媒體」

被視為文青精神指標的〈小日子〉,兩年前從出版轉戰零售業,人們不僅閱讀小日子雜誌,還可以喝杯小日子飲料,穿上小日子的T恤!小日子發行人劉冠吟表示,雖然過往單純仰賴紙本的銷售即可維持生計,但在時代的轉變下,紙媒的生存環境日益險峻,須適時做出改變,才能找到存活的可能;為使雜誌編輯部可專業地獨立運作,不受廣告商業的箝制,她將品牌IP化,緊扣雜誌所關注的本土故事與生活,將有質感的台灣風格,移轉到選物商号、自創商品及飲品店上,打造「會走路的行動媒體」。

目前四間實體店面都以老屋為基地,盡可能保留舊有外觀,內部以白色、水泥、木質的經典文青系組合,勾勒出清新、簡約、在地的小日子品牌面貌。不少飲料成分主打MIT(Made in Taiwan),店內選品多半來自編輯在台灣挖角到的在地小品牌,不僅在店內做選物策展,也不時到海外參展,推廣有質感的台灣特色商品。劉冠吟經營至今發現,繁體字閱讀市場的確在蕭條中,但在中國、馬來西亞及香港仍有許多擁戴者,他們喜愛小日子所包夾的台灣味,嚮往台灣在地的場景與文化,一種緩慢飽滿、隨興優閒的生活氛圍,可說是台灣與眾不同的軟實力。

劉冠吟喜歡把選物shop稱之為「柑仔店」,藉由販售自創商品、親近性高的飲品到傳遞台灣在地文化的特色選品,找到更多喜歡小日子的族群
 


將品牌IP化,緊扣雜誌所關注的本土故事與生活,將有質感的台灣風格,移轉到選物商号、自創商品及飲品店上,打造「會走路的行動媒體」。


 

小日子也自有一套拓點策略,公館店天天接觸台大學生等年輕族群,延吉店在流行商圈東區插旗,測試大眾市場的飲料口味接受度;赤峰店開在地人文味濃厚的赤峰街,企圖帶領人們看見最迷人的台灣巷弄景致;進駐藝文活動頻繁的華山,和國內外的文創愛好者直接面對面;不僅大幅度提升品牌能見度,也吸引不同特性的族群踏入小日子的實體店面。劉冠吟認為,即使這些人過往沒有讀過小日子雜誌,卻也能透過簡單的消費,增加品牌認同度與黏著度,成為小日子未來最忠心的讀者群!

朋丁的LOGO來自英文字Pounding,指的是水匯流之處,不僅是當初開店時,頂樓要處理的一灘灘積水,更是匯聚各種藝文idea的有機多變載體。
 

空間限定販售有「藝」思的體驗型內容

若說小日子把雜誌「轉化」成為一間實體商店,擁有藝文潮流勝地美譽的朋丁,則以類似的概念逆向操作,創造另一種空間營運模式。擁有獨立出版刊物編輯經驗的朋丁創辦人陳依秋,把空間當成一本非主流的藝術設計刊物,以「編輯」的獨特視角和媒體人的敏銳度,與各路人馬合作,出產各式形體與物件的計畫,聽起來抽象的概念,其實來自在國外盛行已久的Alternative space(替代性空間)!它們替代了商業藝廊、美術館的存在,沒有單一用途,成為藝術設計與生活交會的驚奇場所,也是陳依秋認為「朋丁」該有的「模糊定義」。

 

朋丁的一樓為藝術書店,販售世界各地的獨立出版刊物,從雜誌、書本到Zine等各種紙媒,並設有咖啡吧檯,提供簡單飲料供客人停留時享用;二樓為選品概念店,收編藝術家創作商品和設計生活用品等;三樓出租舉辦活動、展覽、產品發表會的場地,場租與作品的販售抽成為目前最主要的收益來源。陳依秋說,朋丁不單是把空間出租,團隊經常與展覽者或創作者討論,參與展覽的策畫,透過跨界與品牌串聯的方式,創造出新鮮好玩的體驗內容。

 


藉由具有實驗性的活動與企劃,觸及不同的小眾文化,才有可能開闢更多元的可能性與潛在商機。



以近期香港設計師梁康勤的〈透明未來〉展覽為例,一個月的展期內,邀請三個食物品牌舉辦三場特別企劃,搭配不同系列的作品做「限定特餐」,還加碼一場桌遊活動,讓觀者能親自體驗使用。陳依秋強調,藉由具有實驗性的活動與企劃,觸及不同的小眾文化,才有可能開闢更多元的可能性與潛在商機。她坦言,在開店後,每天都要迎接各種現實考驗,須不斷調整營運的商業策略,除訂定每檔展覽的營收金額目標外,也得斟酌應開闢哪些新的營業項目,例如二樓的選物品項開發等;唯一不變的是,保持一貫的可親近性與公眾性,讓各種有趣的好點子自由地匯聚到朋丁。

社群經理楊子葳表示,課程的種類相當廣泛,其中以設計類與程式類別的課程數目最多,近來小資理財的課程也意外地受到歡迎(左圖)
江前緯強調,線上課程的「內容規劃」與「學習體驗」的深化是數位學習產業價值鏈的決勝點;線上課程平台不只是把側錄影像放上去就了事,背後藏有許多看不見的成本投入!(右圖)

 

開創On line自學時代,知識型文創新商機

有別於小日子和朋丁,把文創內容轉載到店面裡的商品或空間中的體驗,以「實體化」的形式銷售,hahow將知識型的文創內容「數位化」,結合募資課程機制,開闢線上學習的新商機。hahow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就讀台大時,發現跨領域學習的門檻很高,多元學習是台灣教育很大的一塊缺口,因而成立hahow;自2014年底創辦至今,線上課程高達200堂,分為設計、生活、藝術、商業、運動、語言、程式等12類,甚至包括較為小眾的才藝課程如扯鈴、腹語術等,希望人們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學習到各種想要精進的知識和技能。


年初與圖文不符合共同創辦人張志祺合作的「社群力」課程,以時下最流行的社群行銷內容操作為主題,搭配活潑的動畫預告,至今吸引近4500人報名,成功打開雙方品牌的知名度與專業度,張志祺更陸續開啟「設計師接案學」和「字體學」的熱門課程,持續延燒線上學習的熱度。江前緯提到,hahow也企圖解決產學脫軌的嚴重情形。他認為,當學校的教導和職場現況脫節時,年輕人只會更積極去尋找業界的資源;而到底跟誰學,也是賣點所在!今天若是搬出成功企業家和經理人,年輕人只會覺得有距離感,他們寧願和同輩卻表現突出的人學習,這也是年輕創業者開課特別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唯有掌握「內容力」和「平台力」,以生動實用的課程內容,搭配好操作的平台功能,創造有成效的學習體驗,才能讓好的內容發揮無限價值。


 

社群經理揚子葳提到,從老師口語表達、影像呈現、課程深度與時間長短等,hahow團隊皆會進行嚴格把關,以確保學生購買的課程內容品質。此外,平臺在每堂課內建討論區以及作業區,加入問答和作業繳交批改的功能,輔以hahow Point作為鼓勵,提高課程的完成率與互動性。江前緯表示,雖線上課程已行之有年,Youtube等網路資源也能免費取用,但很可能在自學過程中卡關,因此老師的授課品質和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都是影響線上課程成敗的關鍵。唯有掌握「內容力」和「平台力」,以生動實用的課程內容,搭配好操作的平台功能,創造有成效的學習體驗,才能讓好的內容發揮無限價值。


「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

「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這句Slogan大家耳熟能詳,但究竟內容如何能變現卻沒有SOP!不論是小日子將雜誌「實體化」成店面與商品,使本來專注小眾的紙媒,擁有更多與大眾互動與交流的機會與媒介;或像朋丁以藝文、設計激盪出的展覽及吃喝玩樂特別企劃,靈活的「編輯策展力」積累不易複製的經營know-how;到掀起教育產業裡數位革命的hahow,讓人們能隨時隨地決定和選擇自己要學什麼以及跟誰學,企圖打造一間無界限的線上學校。我們看到,唯有掌握新世代瞬息萬變的需求,突破窠臼地創意產製「內容」將看似無形的價值轉為有效的產值,達到差異化競爭,使「文創」融入日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讓每一次的消費,成為品牌精神的「有形」號召與「實際」響應,品牌方能走出獨一無二的生存之道。

 

推薦閱讀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觀點X何培鈞】地方文化與創生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生活與閱讀
有氣味的故事最動人!《用九柑仔店》漫畫IP改編電視劇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品牌經營
讓時尚與環保共生 吃素的皮革 給地球更柔軟的選擇
專欄觀點
點讀插畫
點讀華山
【觀點X鄒駿昇】談波隆納-儘管我們都在孤島上創作
點讀華山
直擊!三大領域鬼才一次到齊! 2017初夏最不容錯過的展覽
點讀華山
回歸身體感官 小眾立足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