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音樂人李欣芸
圖說:李欣芸是唯一一位獲得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的女性配樂家。
李欣芸小檔案
以跨界演奏、流行音樂製作和電影配樂為工作重心,如《雙瞳》、《深海》、《練習曲》、《渺渺》、《很久沒有敬我了你》、《軍中樂園》、《五月一號》等,其中,《深海》獲第42 屆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
今年,第28屆的金曲獎,李欣芸以專輯《心情電影院》獲得「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項;她在致詞時引用蘇格拉底的話:「音樂是上帝的聲音」來感謝音樂的存在以及和她一起工作的藝術家與夥伴。她過去也曾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獎和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李欣芸從古典音樂出身、流行音樂入行,再跨入電影配樂的世界,「音樂」對她來說是不受形式拘泥的藝術,融合在各種領域之中。
圖說:音樂可以與不同的主題結合,不論是文學、舞蹈或戲劇。
古典×流行=跨界的美好風景
1980年代末期,正值解嚴時期,是台灣音樂百花齊放的年代。在學習與創作的歷程中,李欣芸一邊持續進修正統古典音樂教育,一邊投入獨立音樂的創作;同一時期由水晶唱片主辦的「台北新音樂節」(註),也為她開啟了流行音樂的大門。李欣芸認為流行音樂的迷人之處在於永遠無法掌握與預期,同時也有更多機會與各式各樣的創作者與藝術家合作、激發出不一樣的火花。但是,其實「跨界」並非她事先設定好的路。她觀察到古典樂的教育與未來的發展,大多偏重培養學生成為演奏家或教師,但有沒有更多的可能性呢?同時,她也注意到:「無論是古典樂界或是流行樂界,都有很多人才以及精彩的藝術活動與能量,只是兩者當中缺乏適當的機會交流。有沒有什麼辦法呢?如果在流行音樂裡放一點古典音樂的元素與音色呢?」她認為流行歌曲可以「被捏成各式各樣的狀態,沒有固定的樣子」,即使放入古典樂器都會刺激人們的感官聽覺。對她而言,音樂可以與不同的主題結合,透過共同創作而產生新的事物,這也成了李欣芸深深著迷於跨界音樂的主要原因。
用音樂說故事
各領域的「跨界」合作很有趣,但同時也充滿挑戰性;以電影為例,剛開始二至三分鐘,沒有對白,只有影像與音樂,卻「定調」了整部電影,不但是觀眾的第一印象,同時也鋪成了故事的氛圍。除此之外,與不同的導演合作,也是不同的挑戰,當以自己的專業提出的討論不能與導演達成共識時,雖然會讓她產生無法為這部電影使上力的挫折感及被限制的感覺,但李欣芸繼續堅持的原因是:「有時候,完全的放任不一定是自由;在一個有範圍內的限制當中,還要寫出自由的感覺,但是如果能突破那個限制,我才覺得我自由了。在這個狀況下,甚至有時會寫出我從來意想不到的音樂。」
圖說: 28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由李欣芸《心情電影院》奪下
知識傳承,培養未來的音樂人才
提到未來的人才培育,她認為現在年輕人對各式各樣的音樂產業都有興趣,然而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如果有一個環境、基地,可以讓業界厲害的老師來帶領這些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界自然寬廣。她舉曾經負笈的學校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為例,雖然以流行、爵士著名,實際上卻有各種音樂形態的課程,「學習」要能自由、有彈性才不會被侷限。
在錄製《心情電影院》時,李欣芸遠赴保加利亞,她發現,台灣所擁有的文化力量非常豐厚,在音樂呈現上,有島嶼的歌、民謠、部落的古調…,多元的音樂底蘊令人驚艷,也因此我們更應加倍珍視自己所擁有的文化並且發揚光大。最後,李欣芸也鼓勵台灣各個藝術文化場域能有更多精彩的活動發生,如音樂季、藝術節等—無論是文化類別或是其他主題—「活動」就像一股強健的生命脈動,能活絡城市、並且成為表演藝術工作者可以盡情發揮的燦爛舞台。
(註)【台北新音樂節】
1987年,是台灣解嚴的那一年,水晶唱片舉辦了第一屆的「台北新音樂節」,這是台灣第一次舉辦的獨立音樂節,具體鼓吹本地化的(indigenized)另類音樂創作,主張要「開創音樂新元素」,更要「傳達人文意涵」,至1990年為止,共舉辦四屆,奠定了90年代台灣本土音樂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