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37
人物專訪108
點讀華山384
劇場2.0:是舞台,也是社交生活場--專訪呂弘暉談未來小劇場
表演藝術37
人物專訪108
點讀華山384
呂弘暉小檔案

大學時代因社團和戲劇結下不解之緣,從植物系轉往美國攻讀戲劇系碩士。回國後參與表演工作坊等國內表演藝術團體行政工作,並跨界實務及學術,常以「非戲劇人」的觀點思考,激發聽者迸發創新想法。

初見北藝大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呂弘暉,感覺不到學究的距離感和架勢,一頭白髮下,反而透出年輕藝文工作者對於表演藝術的那般熱情,迫不及待地和後輩們分享他的所見所思。在本次專訪中,擁有豐富的教學研究經驗和表演藝術界的資歷的呂老師,將從台灣小劇場的生態切入,討論未來劇場發展以及劇場空間的千萬種可能,引領我們一起進入劇場2.0世代。

台灣小劇場生態 缺乏行政支持導致有勇無謀

目前台灣表演團體多達6,000多個,不乏豐富創造力和嶄新想法的創作人才,在政府資源與經費的大力支持下,台灣表演藝術該有蓬勃發展榮景,但呂老師卻形容台灣小劇場生態為「有勇無謀」,語氣中不帶批評之意地直指現況。台灣每年都有200到300個表演團體成立,許多藝術新秀帶著熱情與才華創團,為台灣帶來更多元精彩的表演內容,但實際真正能夠存活下來並維持運作的卻只有10%,除去市場較小、環境較差的全球性普遍問題,癥結點在於能否找到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支持的行政團隊。

台灣創作者的創作能量足夠產生各種表演風格養分,缺少的其實是專業的藝術行政人員。而呂老師認為,劇團組織對於行政工作的不重視以及專業人才不足,是關鍵因素。例如,以表演內容為主的戲劇舞台上,演出宣傳品設計多以藝術總監的意見為主,而非行銷人員為目標觀眾、市場所設計的意見。或者沒有顧及行政流程的時間、人力能否達成,臨時更改表演,讓行政人員處理得人仰馬翻等,都是對於行政的不重視。再者,學校訓練時,負責行銷、售票、人事聯繫等行政工作,往往由演出意願較低的團隊成員所擔任,讓行政在無形中成為次要團隊。本科出身致力於行政的從業人員甚少,薪資無法吸引專業人才進入劇團協助也是因素之一。

結合區域風格發展 台灣特色小劇場令人期待

反觀美國以市場淘汰機制為主的環境,能夠真正被觀眾所接受、達到收支平衡的團體才能存活,因此推出大量多樣化的表演形式,充分展現了表演行政團隊的企劃、行銷、經營的功力。如提供精緻晚宴的表演劇場「dinner theater」、在旅遊勝地舉辦「暑期劇場」,讓人欣賞演出的同時可遊歷城市風景,甚或以累積表演者表演經驗的社區劇團等形式,提供了台灣劇場更多未來可嘗試的機會。

呂老師點出,台灣小劇場對於前衛性的表演形式包容度高,正好符合如雨後春筍般萌發台灣小劇團呈現的全新表演需求,百人以下的觀眾群在小劇場中和演員的近距離接觸,能夠提高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親密度,尤其當表演場館具備特殊風采時,更容易和環境周遭的人事物產生共鳴磁場和經濟效益,甚至塑造了當地的文化氛圍。如牯嶺街小劇場的藝文社區營造、西門町紅樓劇場因應流行商圈而生成的次文化氛圍等,皆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成為該區域生活中的表演藝術基地。

過去呂老師曾完成的高雄市場館與觀眾研究,也突顯了劇場和觀眾通勤距離的重要關聯性。研究指出,觀眾願意到表演場地欣賞演出的移動距離為半個小時到40分鐘的車程,因此若依照場地通勤距離規劃,團隊更能夠精準鎖定目標觀眾,創造劇場與生活的緊密關係。這項研究結果,不僅是高雄市的現況,同時也適用於全台灣城市劇場,讓表演藝術從生活開始發酵,營造出更友善的藝術環境。

增強社交功能 為劇場場館未來趨勢

常站在劇場圈外人角色思考的呂老師,一次元宵節在高雄旗津欣賞廟口野台戲的機會,讓他赫然發現表演藝術完全融入生活之中的經驗就在身邊。沒有進入劇場看戲的穿著、飲食、購票門檻,老人、大人、小孩就這麼聚集在戲台前,有的認真看戲,有的喝茶聊天,看戲之餘可以到旁邊攤販啃大蒜、嗑香腸,還有民俗療法的客人一面看戲、一面享受師傅的按穴手勁。一整條路上好幾間廟,每間廟的野台戲都有人青睞欣賞,台下觀眾就這麼走過、路過,卻沒有錯過。

呂老師認為,未來的劇場場館都可以加強社交娛樂功能著手,這裡說的社交指的不只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還要提供滿足生活需求的元素火花。劇場場館可以說是一座餐廳,讓欣賞完演出的觀眾可以留下來玩味討論演出內容;將表演設定在下班後時間演出,場邊設有小酒吧,讓上班族辛苦一天之後看個表演,聚在一起說老闆壞話;或者場館開放進行野餐活動,陽光、美食、表演、相聚的時光,加乘起來就是社交元素所營造的理想效果。

甚至藉由不同的附加服務,也能夠吸引不同族群進入劇場,例如呂老師曾經在美國看過小劇場開放免費wifi熱點吸引低頭族聚集,創造平常不會走入戲場的群眾,遇見表演藝術的機會。臺中國家歌劇院、臺北國家兩廳院也是另一種社交功能的例子,藉由特殊的場館或環境吸引人群走入場域,同時滿足人們觀光與藝術欣賞的雙重需求,加上文創團隊的空間營造,使來訪的觀光人潮也走進劇場,享受建築與表演藝術之美。

烏梅劇院與美食連結 發展小製作實驗空間

近年大劇場建設頻頻,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藝術中心即將陸續完工之際,呂老師直指未來台灣劇場可以預見的問題是大型表演場地過剩的狀況,中小型劇場反而能夠提供劇團將小製作發展成大製作的實驗跳板,填補劇場演出空缺。華山文創園區具備約200個座位的烏梅劇院,正巧適合這樣的發展銜接角色。加上園區許多餐廳能和烏梅劇院連結合作,讓觀眾看完演出之後,可以到周邊餐廳、咖啡館聊聊觀賞經驗,將沈澱之後的意見想法化為發展台灣未來表演藝術的養分,實踐出劇場社交功能的想法。

在呂老師的課堂中,他常問學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觀眾進入劇場不能吃東西?」而他真正想問的是:欣賞表演藝術的門檻何時變得這麼高?與其絞盡腦汁讓更多人走入劇場,不如思考如何先讓生活進入劇場。或許未來劇場要思考的是要如何讓觀眾更便利地、舒適地觀賞演出,以及具備什麼樣的社交功能,讓觀賞演出的經驗不只是趕到場地、看完走人,而是真正能夠讓劇場成為孕育表演藝術文化的生活處所。


文創品牌、表演藝術、展演活動,在華山不斷集結與發酵

再這裡,我們汲取每個最動人、最具創意的故事,為你的生活帶進一點不同的體驗與感動。

掌握更多好故事、好展演,趕快追蹤華山官方頻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1914CP/

Youtube:https://goo.gl/BPtY2T

推薦閱讀
點讀華山
談獨立出版,攝取健全又完整的閱讀養分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觀點X林峻丞】別讓青年返鄉吃土
專欄觀點
點讀插畫
點讀華山
【觀點XCROTER】插畫溝通之聽我在講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品牌經營
信義房屋社造計畫・用善的循環凝聚人心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李依耘】Catalysis — 自「紙」延伸的催化精神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在重生的日式老屋,品一杯道道地地的台灣茶|專訪八拾捌茶負責人周潔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