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日期:
2022年11月06日
講者: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 陳美伶
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 何培鈞
主持人: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副執行長 / 葉益青
內容簡介
「地方創生」過去總期待著人們能帶著人、資源進入鄉鎮中,替臺灣減緩各地的人口、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期待透過資源進入地方來解決不同地方遇到的問題。然而實際上,人們帶著滿腔熱血到了地方,卻陷入永無止盡的尋求補助循環,難以跨出永續經營的第一步;移動到地方耕耘的人們,可能也難以與地方快速產生連結-地方創生並非一蹴可及,而是要透過長時間不斷地耕耘、調整。
走在臺灣地方創生前端的人們,再看了無數個地方創生團隊面對的困境與挫折後,深刻感受到地方創生必須從「教育」開始著手。
將地方創生、地方知識學融入學校教育中,讓學生從小就能深刻認識自己身處的地方文化,擺脫過去教育「讀好書,去大城市找個好工作」的觀念,促使孩子們也可以在學校求學階段思考如何能讓自己身處的地方變得更好,而這也正是讓地方創生能永續發展的重要一步。
本次透過臺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的陳美伶董事長及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的何培鈞創辦人,從經營地方創生多年的視角來探討如何透過教育改善地方創生的現況。
講者簡介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 陳美伶
陳美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區塊鏈大聯盟總召集人。
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秘書長、台南市政府秘書長、行政院法規會兼訴願會主委等職。在國發會主委任內,全力扶植新創,推動台灣地方創生,鼓勵人口回流、不外流,被譽為台灣「地方創生教母」。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是由信義房屋集團成立,以打造資源媒合平台,推動台灣地方創生之發展為目的。結合產、官、學、研、社及新創等資源,進行台灣地方創生領域之人才深化培力、各類資源媒合、商業機制串聯等工作。建構跨領域社區參與平台,先從了解社區需求,進而凝聚社區意識,協助地方特色的發掘,吸引產業進駐及人口回流、不外流,繁榮地方,進而達成促進城鄉及區域均衡適性發展的地方創生目標。
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 何培鈞
何培鈞,南投水里人,大學畢業當兵退伍之後,就到竹山創業。
近幾年,積極投入地方創生領域,投入竹山台西車站活化經營,運用5500多條竹篾手工編織成為地方特色餐廳,成功讓公車復駛回來地方,同時,在竹山成立亞洲光點小聚,連續十年,每個月最後禮拜五的晚上七點,鼓勵關係人才與團隊積極到訪小聚進行更多交流與關係建立。
目前,正在竹山透過區塊鏈技術,打造竹山數位鎮民計畫,讓外地人可以成為竹山人,透過數據足跡側錄,累計社區動態資料,成為未來地方永續發展決策系統,引導竹山小鎮能夠進入數位社區,數位居民以及有數據的地方治理發展階段。
------------------------------------------------------------------------------------------------------------------------------------
活動花絮
談到「地方創生」,眾所期待有人帶著人、資源進入鄉鎮來解決眾多地方問題;然而地方創生的源頭是什麼?「教育」必然是其中重要一環。臺灣地方創生基金會 陳美伶董事長、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何培鈞,來到華山文旅學,分別從政策思維與個案經驗論及教育在地方創生中所應扮演的角色。
陳美伶從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說起,認為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更是永續的人口政策,雖然教育是最不容易有共識的議題;地方創生希望讓臺灣地方產業振興、創造就業機會、吸引人口回流,但教育極少教導與在地產業相關的知識技能,如何能讓年輕人留在當地?例如南投竹山是竹子故鄉,但附近未有與竹相關的科系。
台灣現今平均壽命是80.6歲,而退休年齡是65歲,這些人力資源是否可能再投入社會參與地方創生?一起全民共創,她舉出日本在少子化時,把地方創生放入高教的藍圖,頗值得我們學習。就地方創生而言,陳美伶認為我們需要的是跟社區/土地連結的在地教育,現今鄉土教育與所在的故鄉產生實質連結還不足。
此外,許多老職人、老匠人的技藝慢慢消失,若有可傳承、創新的前瞻教育,讓技藝透過科技過渡到新的創意,將可重新連結傳承與創新;疫情後,世界勢必是線上與線下整合,留鄉者也能有好的生活跟工作,若有也能隨時移動,透過教育給下一代留鄉及移動自如的能力。越在地,可以越國際。
陳美伶更呼籲,應把教育視為產業,有競爭才有進步發展;期望教育從小開始教導孩子看待故鄉面臨了什麼問題、應該要如何解決,從小訓練孩子思考,有助其未來留鄉返鄉的可能。
何培鈞分享竹山的案例與行動。何培鈞自大二時跨系跨校自學,這成為他人生一次重要的轉折,學習的節奏從被動轉為主動;當兵後著手將四合院整修成現在的民宿「天空的院子」,從無人問津到幸運被看見,社區居民開始關注。但社區想了解是怎麼賺錢,而非背後文化修復的核心價值,何培鈞意識到,地方的首要目標是解決經濟問題,透過文化保存或地方創生的手段來賺到錢,成為他與地方居民溝通的方式。也有段時間,竹山號稱來了十萬遊客,但實際人口卻從八萬減到五萬,追求觀光並未增加地方人口;觀光帶來的人潮與錢潮,且未著重是否有當地居民參與、地方產業連接、兒童教育提升等,導致各地社區/商圈越來越雷同,處處可見類似的導覽、DIY跟風味餐。
期望深化跟內化的何培鈞,先將民宿的耗材與社區產業合作,茶點由竹山米麩老店生產,燈罩、籃子為竹山竹編,客人使用喜歡手機一掃產品資訊清楚呈現;透過民宿做為社區的入口,把地方產業拉起來。
之後,以竹山鎮最老的車站:台西車站作為活化示範計畫,多年無公車行駛荒廢髒亂,客運公司原想打掉重蓋房子;雖然竹山不是何培鈞的家鄉,但他考量車站乘載了竹山鎮幾十年的記憶,因此承租、思考以長遠角度規劃。二樓改成餐廳,以5500多條竹篾編織成像鳥巢的內部裝潢,並以竹山農產入菜,讓地方有更多參與;一樓改造成台西冰果室,採用竹山茶葉開發冰淇淋,容器跟吸管都用竹子做,再加上在地米香;每賣出一個冰淇淋,就讓社區三個行業有收入,這是理想營運狀態。而一樓也設有公共空間,每月舉辦活動促進在地交流,重新建起人跟人、人跟社會/地方的美好關係;隔年公車復駛,車站活回來了,在地的國小、國中甚至來詢問,車站是否有可能成為社區裡的學校?
不是為了要開民宿而去開民宿、為了要開餐廳而去開餐廳,何培鈞說民宿跟餐廳都是為了促進地方活化發展、解決地方問題而採用的商業手段。
在竹山,何培鈞透過小聚的方式累積人才。十年前第一場只有三個人,現在滿滿各行各業的人,甚至小鎮文創的業務有著百分之二十來自這些連結,創造外面的人才到竹山來,產生更多刺激。
六年前何培鈞開始進行海外交流,面向海外,臺灣的優勢為何?他認為是具有人文社會情懷的科技能力的應用──把科技應用到解決社會問題;著手用區塊鏈的技術開發竹山的數位身分證,讓全世界的人都變成竹山人,都變成關係人口;未來竹山的數位人口會增加,打破傳統以行政面積為範圍的社區營造,用數位去擴大影響力。
在討論到教育與地方創生之間,何培鈞回應陳美伶所言,是要給孩子認識故鄉的能力,就能出得去也回得來,不然學校沒有教、考試不用考、到台北找工作不需要;然選舉政黨輪替更迭,政策無法長遠;何培鈞採用與鄰近雲林科技大學合作,以USR計畫帶領竹山在地國小、國中、高中的老師,開發教材讓小朋友認識自己的故鄉,比如透過桌遊認識家鄉地理位置、國中生調查同一產業在全世界的運作狀況、讓高中生想像身為竹山鎮長,如何應用地方數據資料來治理家鄉;讓遊子誠懇深度了解故鄉、面對自己,回來的才能長遠留下。
何培鈞情感充沛的表示,在竹山小鎮發現亞洲的視野很美,自己曾有的經驗或許是一條路,期望帶著更多地方的孩子去看看外面的風景,讓孩子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