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覺年代,設計要如何被看見?如何與社會產生更多連結?對於創作養分取材自日常細節的「日目247視覺藝術」來說,表現手法可以很新穎、充滿實驗性,但更重要的是透過團隊擅長的方式,讓大家更關注每天看到的東西,生活俯拾即藝術。
讓傳統與當代對話
走進日目247視覺藝術(247 Visual Art,以下簡稱日目)的工作室,創辦人陳普領著我們在一處被植物包圍的角落入座,環伺身邊的盎然生機,彷彿呼應著日目一直誕生新的作品和大家交流。近期的話題之一,就屬秋天在華山登場、為期兩個月的「眾神潮——解開版畫神祇的封印」展覽,以民俗版畫為主題,邀請九組創作者用設計轉譯,透過不同媒材重新詮釋。
回憶起初構思展覽內容,日目共同創辦人、視覺總監黃顯勛表示,「其實民眾很難想像平面的版畫怎麼變成立體物件,被運用在生活中,所以一開始我們想到可以從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面向切入,讓藝術創作者用新世代的思維角度去衝撞傳統的博物館。」比如專注於青花瓷繪工藝的「只是(ZISHI Art)」,將文官門神的圖像,創作出青花瓷質感的滑板掛件,「霧室(mistroom)」利用版畫分色的技巧,分層印在玻璃杯上,將杯子疊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門神造型。
黃顯勛強調:「透過這些精巧的轉換,民眾能夠想像得到,如果未來博物館開發這些產品,真的可以在生活當中去使用這個情境。」除了展現史博館典藏數位圖像的多元應用,也創造更多文物藏品和當代生活產生連結的可能性。要在看起來通透的玻璃屋做展覽,對團隊來說也是頗有挑戰,先是利用玻璃窗貼,營造若隱若現的感覺,陳普認為,裡外互看的場域性建構出對話的空間,也體現了展覽想要傳遞的訊息:傳統的東西應該透過什麼方式才能被看見?
日目發揮了他們向來擅長的影像敘事節奏來設計,在小小的展間裡頭創造出視覺層次,陳普比喻,「就像看一場表演或讀一首詩,觀賞展覽不只是單向欣賞作品,也應該有個完整的體驗。」黃顯勛提到,華山是很有活力的文創園區,「但我們希望能把博物館很靜謐的氛圍帶進來,所以在入口設計擋牆,參觀者跟著動線指引進入之後,會有一個沉浸式的空間感受。」
圖|三個杯子巧妙的套在一起,才能看到完整的圖像。
用創作自我療癒
要追溯日目的創作脈絡,就不能不提最廣為人知的「黑青」,這是陳普在研究所時期的系列作品,以墨汁繪製塊面,以螢光綠原子筆勾勒線條,造型取自動植物等生命體。黃顯勛笑說十年過去了,依據場域獨特性創造出來的黑青寶寶已經有兩百多隻,某種程度也實現了陳普當年設計角色時想要打造的,一個穿梭在現實和虛擬間的生態系。
團隊帶著「黑青」走遍歐亞非三大洲,藉由展覽、工作坊等形式,讓更多大小朋友一起參與藝術計畫,透過AR技術的互動,讓角色可以在各個空間做各式各樣的想像。陳普透露,「當大家看到黑青有這麼多不同的表現,可以更進一步思考說創作本身是沒有限制的,可以讓人再重新回憶起用自己雙手創作的這件事情,我們想傳達這樣的開放性。」黑青,就是台語發音的「瘀青」,陳普說:「在成長的路上跌跌撞撞,人生本來就會有各式各樣的瘀青。但當我們透過或文字或圖像的創作來描述之後,好像就比較釋懷;創作,也可以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圖|黑青創作的方式是從水墨開始,過程不斷變化各種樣貌,不論是與AR科技結合、轉換實體公仔或以工作坊形式走訪多個國家,現已發展出數十種不同型態。
回到現場 採集技藝
「現場」是日目創作過程中不可少的關鍵字之一,比如拍攝故宮古文物紀錄片《筆墨行旅》,就走訪了「鵲華秋色圖」、「谿山行旅圖」等中國山水畫的實際場景,又或是為呈現唐朝懷素奔放揮毫的〈自敘帖〉,邀請舞蹈家張逸軍前往合歡山拍攝,「懷素的草書筆下生風,像是『奔蛇走虺勢入座』這幾個字聽起來就很動感,我們將書法字投影在人的身上,讓它和舞蹈結合,透過這樣的表現方式,從平面的文字躍然『活』在空間當中。」
日目一直以來嘗試在各種視覺語言的創作上探索,團隊又是如何看待數位時代的設計發展?陳普認為,所謂靜態視覺與動態影像等各種形式的邊界,在未來會越來越模糊,表現手法可以更開放、更多元,但那個部分已經不會是討論的重點,「重要的是回歸到創意的本質,回到完整體驗的設計,能夠更突顯作品本身想傳達的概念和想法。」
黃顯勛也補充陳普說的就是團隊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表面上看,日目不斷在實驗很多新世代的技術,但另一方面他們在實體技藝上的研究也很深入。他以可能早在十多年前一度沒落的鉛字、版畫為例,「就是因為很多人的投入,讓這些工藝重新受到關注,才有復甦的機會。」這也提醒了團隊,在創作時,除了在實體成品上結合科技提供更多體驗,也不忘延續傳統技藝的脈絡,賦予更多藝術收藏價值。
在華山的展覽甫落幕,年底和故宮合作的影片又即將推出,日目的創作就像他們命名為「建國溫室」裡頭的植物一樣生生不息,如何能做到?黃顯勛引用自己很喜歡的泰國設計師素旺(Suwam)名言,「文化是根,她會給你最強大的力量與祝福。」他不諱言,持續地產出,難免偶爾有被淘空的感受,「但只要往自己的土地看,環境會給我們很高的能量,再去長出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