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讀華山384
品牌經營69
Aug 07, 2020
與藺草的邂逅 | 編織出苑裡地方產業鏈
點讀華山384
品牌經營69
Aug 07, 2020

 

苑裡的藺草工藝從清朝時期開始,至今已有近3百年的歷史。在產業最蓬勃的時期,幾乎家家戶戶的婦女都在編織藺草,但在民國 60 年代後,因塑膠的發明及工廠的興起,人們紛紛轉入工廠做女工,藺草工藝也逐漸沒落。直到近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藺草編織,這項工藝才又開始受到人們關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廖怡雅創辦的「藺子」。

苑裡一帶的藺草親膚性吸濕性特別好帽子便成為主力商品戴著的時候還能聞到淡淡的藺草香。

 

與苑裡藺草的邂逅

就讀工業設計的怡雅,11年前因著學校和國科會合作的課程計畫,第一次來到苑裡,當時看到藺編的工藝師阿嬤們,圍成一圈坐在地上,編織出一頂又一頂做工精細、充滿溫度的帽子,技術完全不輸給日本的工藝職人,讓她非常驚豔。

 

計畫結束後,怡雅先是回到苑裡的社區發展協會做暑期工讀,除了學習編織技術,也會幫忙賣產品、設計包裝,或是幫阿嬤們曬草,在這段過程中,怡雅越來越熟悉藺草,也時常與工藝師溝通,那時的她,每天得花費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通勤,即便如此她也樂在其中。

 

畢業後,怡雅到苑裡的社區發展協會擔任專案經理,協助在地申請政府產業活絡計畫的補助案。怡雅說,申請補助案的目的,是希望日後社區產業可以自給自足,但社區發展協會裡的成員,大多是自發性前來的志工,很難做到永續發展,再加上若是工藝師年滿65歲,就不在政府的補助經費的條件之內,「可是這個技術最好的都是65歲以上呀!」怡雅想著,如果有辦法透過友善的條件和工藝師配合,活絡整個產業,是不是對藺草產業發展更好,於是決定自己試試看,創立了「藺子」工作室。

兼顧商業模式與技法傳承

由於苑裡一帶的藺草,親膚性、吸濕性特別好,傳統商品以帽子為最大宗,便以此作為主力商品,其他產品則是往現代人常握在手上的物品作為發想,像是書衣、包袋、杯墊、飲料提袋等,怡雅認為,藺草不應只是擺在博物館裡展示的工藝,更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況且藺草產品只有常使用,才能看到其顏色變化、溫潤的手感,更能顯現它的優勢。

 

起初,藺子先找了4位工藝師阿嬤合作,訂定商品版型,再以收購的方式,購買她們的作品,在店面或是通路裡販售,怡雅說,一開始很多人不看好,也替她擔心,「反正那時候我什麼都沒有,不要負債就好。」沒想到,這樣一做就做了10年,合作的工藝師也逐年累積至45位。

 

除了販賣藺編商品之外,怡雅也同時做了詳細的工法資料庫,用圖像化的方式,將編織紋樣與技法步驟一一分解記錄下來;另一方面,藺子也和台灣世界展望會合作,協助媒合台中、大甲等,離苑裡不遠、需要照顧家庭,但又要賺錢的家庭婦女,一同學習藺草編織,3年下來,已有8位投入產業,甚至成為講師。

商品吊牌上印上了工藝師阿嬤的名字,讓客人知道,所購賣的品項都是由工藝師悉心製作的,需要、也值得被珍惜對待。

 

持續前進 是為了創造更好的就業環境

怡雅提到,過去雖然苑裡有很多補助和合作,但實際對社區跟產業本身的幫助微乎其微,不過在這5、6年間,她卻逐漸看到了不同的轉變,「還有阿嬤和我們分享,原本她都小心翼翼瞞著家人偷偷編著藺草,某天孫子看完報導後,回家請她幫自己編帽子,想要戴上跟朋友炫耀,讓她很驕傲。」怡雅開心地說,現在她也不時會帶著工藝師們一起去展覽,更在商品吊牌上,放上每個工藝師阿嬤的簽名,就是想告訴客人,每一項商品,都是由工藝師悉心製作的,需要、也值得被珍惜對待。

 

近幾年,藺子還有了自己的有機藺草田,以友善的耕作方式種植,經過曬草、分級後賣給工藝師們,工藝師再選擇自己習慣的草料,製作成不同物件,成了友善的循環。怡雅說,未來希望能和更多在地店家,除了現有的訂單合作之外,還能發展不同配合的模式,把苑裡的產業鏈都串起來,變成一個好的就業環境,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來。

 

Q&A

Q1:地方傳產的推廣,跟一般販售有什麼不一樣?

A1:很多人會用悲情的角度去塑造傳統產業,但這並不長久,民眾可能只會一次性的支持,我們想給大家看到產業有快樂的一面,並且覺得它是真的實用、好看,想要擁有它。

Q2:設計新產品需要先考量什麼?

A2:首先會考量使用情境,因藺草吸水、親膚的特性,適合做成杯墊類的小東西;其次是考量環境,例如台北常下雨,就不太適合做長期處於戶外的產品,再來才是工藝技術的層面。

 

Q3:給對藺草編織有興趣的初學者一些建議。

A3:除了藺子開的體驗課程之外,想要長期學習,也可以到苑裡、大甲、通宵的社區大學上課,負責教授的都是有幾十年經驗老師,還會針對每個人的狀況調整教學進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去就逛逛▼

藺子臉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薦閱讀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觀點X林承毅】不止談「觀光」,而是回歸「交流」本質的創生實踐
專欄觀點
論策展
點讀華山
【觀點X胡忻儀】令人怦然心動的博物館參觀時刻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顧瑋】在地良食的思考與行動
點讀華山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正式賽春季開打!
表演藝術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用親子劇撐出對話的空間|給孩子一個夢!讓戲劇的藝術種子生根發芽
專欄觀點
談編輯
點讀華山
【觀點X楊茵絜】三位一體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