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論壇13
華山年報08
生活與閱讀13
Jun 29, 2020
老派朗讀其實是新潮閱讀 | 2019華山年報
講座論壇13
華山年報08
生活與閱讀13
Jun 29, 2020

 

七年之前,朗讀很老派,走過七年,華文朗讀節成了魅力難擋的文青時尚。
放眼未來,耳朵經濟竄紅,液態心流當道,而朗讀,還將繼續幫產業闖出藍海,給生活帶動新潮。

2019年華文朗讀節集結了108位作家名人、71場活動,約有4.6萬人次走進華山會場,創下歷年最多的紀錄。

想到「朗讀」二字,相信有些人腦海裡會浮現小時候國語文競賽裡或古裝戲私塾中搖頭晃腦、字正腔圓、口若懸河的畫面。坦白說,這是一場不容易、現今也不普及的回憶。那為何是朗讀、又為何會有人(還不少人)來朝聖一個名為「華文朗讀節」的活動呢?

 

昔年
以「華文朗讀」為名,打造朗讀聚落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在2013年發起了一項屬於它、也屬於華山文創園區、更屬於華文世界愛書人的節慶──華文朗讀節。

1865年古巴雪茄菸廠開始出現「朗讀員」這個角色,透過朗讀員每日的讀報讀雜誌讀書,不只把世界趣聞、文學經典帶給廠房工人,也為工人沉悶的廠房生活帶來樂趣。同樣的,朗讀在德國不只成就了偉大的萊比錫書展,更形成一種城市文化印記。一年一度的萊比錫朗讀節,作家們的翻書聲、讀書聲在萊比錫書展會場、在城市小酒館、在任何可能的角落流動。文字創作者透過朗讀自己的作品與讀者交心,用科技世界欠缺的「人際磨擦感」打造城市文化風景。無聲的文字透過「朗讀」傾訴所產生的張力、魅力與影響力,讓這兩項活動得以延續百餘年。

年度選書:結合策展人與講者朗讀推薦,與52家出版社共同選出百大年度選書200本。

「華文朗讀節」發起人也是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先生不改出版人情懷,因而取得「春書展,秋朗讀」的靈感,深信華文值得「大聲說」、華文需要一個朗讀聚落,讓人民擁有朗讀華文的驚豔體驗,也藉此為「書」的關係創作者與關係產業添加共榮薪火,因此從2013年「驚豔!華文的聲音如此美好」、2014年「看見,華文最美麗的聲音」、2015年「夢想正在發生」、2016年「我在__朗讀」、2017年「聽說好味道」、2018年「讓想像力自由」,華文朗讀節把向來低調、習慣默讀、屬於個人的閱讀活動,以「華文朗讀」為名,透過不同藝術形式與產業品牌加乘,每年串流出數萬人次的「朗讀力」(Wordwave)。

 

這年
精銳齊出,發揚「故事的力量」

故事是餌,故事往往具備最不意圖影響的影響力。

2019年華文朗讀節邁入第七年,若以古代年齡命之,尚處「髫齡」(幼童年)階段。換成人類定義,我們可以說七歲的華文朗讀節即將進入小學階段了。這一年華文朗讀節選了「故事的力量」作為年度主題,透過故事找出出版、教育與文化的力量。三款主視覺「標靶黑豹的床邊故事」「著火鸚鵡的客廳對話」「亂碼金魚的城市流動」用極其童趣與奇幻的態度,率先勾引大家對閱讀世界的極大想像,也帶出本年現場的三個策展線索──故事啟蒙、熱情夢想、流動現代。

朗讀劇場:一定要聽永遠的朗讀者馮翊綱為我們朗讀金庸武俠。

三大舞台邀請百餘位作家名人登場,他們有人透過「朗讀劇場」用戲劇影像音樂等多藝術形式演繹精選的文本片段,有人藉由「朗讀沙龍」與讀者深度暢談閱讀觀點,也有人打開新作在「新書座談」中與讀者進行最交心的生命對話。

走進五大主題區,裡頭的「攝像故事」帶你凝視移工、廢墟少年等社會破口,角落策展則運用「影音」手法濃縮數十個小故事裡的大道理。

要如何讓故事想像力自孩提時期就走入生命呢?「親子故事屋」與父母交流了最真切的繪本作家親子共讀經驗。插畫家在一本書的誕生過程中負責為書中人物立體化、書中知識形象化,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轉譯環節,20位插畫家用「畫」展出他們的「插畫視角」。

然而究竟是怎樣的文字迷戀,讓一群人從書寫青春、到堅持編自己的雜誌、說自己的故事?44組高中大學校刊社、獨立出版小誌和自費刊物,在「青春故事館」展示他們文字長征的成果,說他們為青春朗讀的故事。

 

來年
用朗讀迎接變化莫測的時代

我們說華文朗讀節已走進愛書人每年生活行事曆中,一點也不為過。

七年的華文朗讀節累積有近千種書籍、近千名作家名人、超過500場活動、數百個合作品牌、將近20萬人次被吸引來到華山,在朗讀劇場、朗讀沙龍、新書座談、百大選書、主題舞台、城市朗讀等不同會場,進入文學與詩歌、文學與音樂、文學與戲劇、文學與舞蹈、文學與城市……的新跨界組合脈絡中,感受「書/文本」的新魔力。

親子共讀:繪本永遠是最好的親子對話素材,繪本作家王春子和兒子一起朗讀自己的創作《討厭的颱風》。

然而與朗讀最直接關係的產業是出版。2020年全球被一隻新病毒(新冠肺炎Covid-19)打亂了腳步,也預告常疫時代來臨。文化出版與藝術產業一向是「興於百業之後,衰於百業之前」,在面對方興未艾的全球性衝擊當下,「朗讀」除了勾引閱讀的社會心理建設外,又能為經濟市場開展怎樣的意義創新?

1.用聲音勾引、用耳朵閱讀的「聽覺產業」正盛

朗讀是最原始的教育學習活動,但不管是已具百年歷史的古巴雪茄菸廠朗讀員文化、德國萊比錫朗讀節,或是近十年興起的英國《Letters Live》、台灣華文朗讀節的「朗讀劇場」,還是對岸的《朗讀者》節目,都成功的利用朗讀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一段段生命故事透過劇場形式以及朗讀者的聲音魅力,賦予「朗讀」這項老派讀書印象成為新潮的閱讀風貌,吸引龐大追隨者。風聲雨聲讀書聲,網路時代耳朵經濟當道,今日「朗讀」從線下到線上,適足以拉出一條最具復古未來價值的文化產業鏈。

攝像故事:看《報導者》用照片說廢墟少年、移工、同志的時代故事。

2.固態書本是液態社群上的珍珠

網路世界Google、YouTube、Netflix、FB、IG和遊戲占據了現代人生活、改變了普遍閱讀習慣;現實世界實體書店一家一家熄燈,書市慘淡,然而每年的華文朗讀節仍然吸引數萬愛書人到現場。進IG社群媒體搜尋#Bookstagram,發現到超過四千萬則讓人驚豔的貼文,沒想到全世界有一群我們稱之為「愛書」的視覺敘事社群唯書不二,用照片述說著書與自己的故事,展現自己定義下的高水準文化品味,帶動流行。因此我們仍然深信人們對於閱讀的需求始終不變,對書的喜愛始終不減,只是書對人的意義多了份娛樂美學。在液態化的現代性下,我們需要讓故事成為各個領域的文本、讓固態的書本有更強的敘事美學魅力。

3.新文本形態浮現新藍海策略

新的喜劇哲學正在台灣天空蔓延著,為悶世代心情尋找出口。Stand up或Talk show正在勾引著年輕娛樂市場。而隨著科技發展,更顯智慧的耳機穿戴則開啟了新的雲端路徑。在內容產業眾聲喧嘩的時代裡,想像一下「當新喜劇遇上硬出版又穿上高科技」會是怎樣的新文本型態與新藍海策略?

推薦閱讀
閱華山
華山年報
華山學校踏出完整第一步 | 2019華山年報
講座論壇
朗讀融合電音與主題派對,創造文字與聲音的多重詮釋
點讀華山
生活與閱讀
第七屆華文朗讀節 我們透過「故事的力量」一起朗讀!
閱華山
生活與閱讀
【花現華山 | 一起認識華山的花花草草吧!】#白花三葉草
講座論壇
地方創生
在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之前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生活與閱讀
【觀點X何承育】後疫情時代觀察:走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