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讀插畫58
點讀華山384
Jun 08, 2020
來自星塵的啟示|專訪插畫家灰塵魚
點讀插畫58
點讀華山384
Jun 08, 2020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 (Carl Sagan)曾說:「我們都是星塵」,這是插畫家灰塵魚最喜歡的一句話。可以想像在高倍率「望遠鏡」的凝視下,每個人類的組成元素或許相似,但個性形貌卻宛如繽紛星際、精彩各有不同。而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宇宙之大、人類與地球之渺小,要說如同灰塵也不為過。這樣的想法,形塑了灰塵魚的創作核心,就像是透過高倍率「顯微鏡」的觀察,對人、對動物、對歷史長河的時間流,她始終保持著熱切又不失禮貌的距離,安安靜靜的將之描繪在每一幅作品上。

灰塵魚用純粹的藝術方式記錄下生活點滴與社會議題,如同凝望點點星塵,而這正是創作者用以回應世界的溫柔。

插畫作者的「液體型態」

從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畢業後,灰塵魚沒有多繞彎道,直接走上插畫創作之路。雖然插畫工作屬於「自由業」,但若是案件與案件之間的疏密輕重沒掌握好,難免也會有焦慮不安的時候,不過「放棄創作」這個選項,從來沒有在她腦海中浮現過。她總說:「我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總是會在意別人的想法,或是想回應別人的需求,甚至不自覺的迎合別人 …」,這樣的個性看似柔弱,但放在商業委託或合作案中卻再合適不過,因為她可以順著業主的想望,沒有絲毫的包袱與框架,也願意配合各種風格與主題,她笑稱這是自己的「液體型態」,隨著容器、載體、案件需求而改變自己,水利萬物而不爭。

灰塵魚形容自己是「液體型態」的創作者,隨著容器、載體、案件需要而改變自己,如同水利萬物而不爭。

然而在個人創作上,如果想用最純淨的心態來創作、隔絕外界的一切雜音,那「保持距離」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她使用社群的方式也與多數人不同。一般創作者可能為了經營粉絲、提升瀏覽次數、拉高可量化的績效而發文分享作品;但灰塵魚的FB粉絲團與IG專頁「灰塵魚」,堅持只在有話想說、有溢滿的情緒想表達時才發文,為自己留下一方「純粹創作」的空間。

 

用畫筆溫柔的回應世界

灰塵魚從小就喜歡動物,只要一看到自然生態類型的影片節目,默默地就能看上好久好久,這是一種屬於創作者「觀察之眼」的好奇心。進而累積了異常豐富的動物知識,並蛻變成作品上每一張獨具風格的動物表情,她甚至能毫不猶豫的指出人們對於動物標籤化的謬誤,例如浣熊個性兇暴,可不如外表那般可愛。所以在她創作者的奇想之境,也常以擬人手法勾勒出許多動物角色。

在「一個啟示」的作品中,灰塵魚以擅長的擬人手法,描繪出動物角色,試圖傳遞一個有故事、充滿生命力的老空間。

而她對於社會議題的關切,則充沛著創作者「觀察之眼」的同理心。不論是性別平權、居住正義,或者社會上噪動的種種現象,她的發聲都溫柔而堅定。這不是為了宣揚主張、也不是為了宣示立場,而是不論我們站在哪一方,堅持著什麼樣的意見,人們奮鬥抵抗的憂傷與痛苦,其實都應該要有人能共感理解,也沒有人應該被抹煞。所以她用純粹的藝術方式記錄下來,如同凝望點點星塵,這正是創作者用以回應世界的溫柔。

關於時間給予我們的啟示

灰塵魚每一次的個人創作或合作案件,不管華麗與否都是有趣的冒險與挑戰。如同這次為《點讀華山》所繪製的封面插圖「一個啟示」,她試圖呈現一個有故事的老空間,歷經許多世代人們的駐足與停留,孵育出活躍的生命力,「對我來說,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就是一個很有生命力的老空間,就像這幅畫一樣,『這裡正在發生著各種創作的可能,也接納各種風格的創作者』」,而無數創作者們、無數空間的使用者們,在這裡一次又一次的聆聽時間與靈感給予我們的啟示,綻放成一幅繁星若塵的美麗風景。

======================================================

灰塵魚

專職插畫家。喜歡老物、舊物  … 跟動物。所創作插畫曾入選美國「 3X3 國際插畫大獎(3x3 International Illustration Awards Show)」,作品則多發表於各類書籍、雜誌等。

======================================================

推薦閱讀
點讀華山
生活與閱讀│王沛然 × 李惠貞,與書的好緣份
華山會客室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陳信達X楊元慶X王榮文 街頭上的明日之星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觀點X何培鈞】地方文化與創生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成長,本來就會有各式各樣的瘀青 日目視覺藝術——用創作碰撞更多可能
華山會客室
點讀華山
吳思瑤X王榮文|文創需要文化的內涵,並以「人」為根本 | 華山會客室
點讀插畫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插畫靈感來自一雙有戲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