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文旅學28
- 【 意料之外的美麗與希望 】 -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
華山文旅學28

每個人都有可能在原本生長的家鄉或工作的地方落地生根,不論是返鄉、歸鄉或是移鄉,只要能在在地好好的生活,那裡就會是家鄉,
對於許多青年來說大致上都希望自己從小生長的故鄉或居住的家鄉都可以越來越好,

於是他們從身邊開始改造自己的故鄉與生活,每當他們更認真、更深入的認識自己的故鄉,
就更能體會感受到地方帶給他們的感動,更進一步的讓家鄉往理想的烏托邦邁進,
透過這些在地方上耕耘的案例,陪同他們一起創造出在地的新希望。

精彩案例:

Found -001:【劉育育X彭仁鴻X林承毅】曾經的過客,如今的歸人-留在家鄉真的比較好

掀海風 共同創辦人 劉育育
2013年因環境抗爭返鄉,隔年與夥伴組成「苑裡掀海風」,透過推廣在地友善農產、復興藺草產業、辦理藝文活動、保存苑裡文化資產、發行地方刊物《掀海風》等相關工作,串連在地共同發掘苑裡的寶藏與珍貴的歷史文化。

金魚。厝邊 負責人 彭仁鴻
長年在外卻對自己的家鄉感到陌生,但在因緣際會之下承租了原本要拆掉的邱金魚老鎮長故居,於是展開了持續至今一連串挖掘自己家鄉特色的旅程,也透過每年辦理「 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讓家鄉展現得以不一樣的風貌。( 參閱完整記錄 )

Found -002:【林建叡X方子維X于國華】情感連結實驗室-互動後創造出來的在地價值

大崎藝農實踐所 共同創辦人 林建叡
在南藝大就讀時參與大崎村社區營造計畫,凝聚居民意見將社區內老屋修復改造為大崎兒童圖書館,後續與夥伴成立大崎村落創藝基地、將老碾米廠改造為「藝農號」展售農創商品、辦理兒童藝術營隊,持續在地方耕耘。

來宜蘭迺菜市場 創辦人 方子維
人稱少年阿公,是農夫、音樂人也是帶領大家逛菜市場的導遊。他創辦的「來宜蘭迺菜市場」將逛菜市場這件生活裡的日常結合導覽與食農教育,從菜市場裡學在地歷史的理念也讓老舊的市場找到新的活力與價值。( 參閱完整記錄 )

Found -003:【張希慈X楊馥慈】熱情的青年啊,你的家鄉在哪裡?

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張希慈
「城市浪人」執行長張希慈相信「改變世界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都做了一點點。」,因此致力於用教育帶領青年探索自我、攪動家鄉、參與社會,翻轉青年們的生命與激發出對於社會的熱血,創造龐大的正面能量。

離島出走工作室 負責人 楊馥慈
「離島出走」致力修復石滬、培訓青年匠師、建立石滬資料庫、設計海洋教育課程、規劃生態旅程等面向,透過多元方式帶領在地澎湖青年、傳統匠師、觀光旅人感受台灣水下文化資產之美,修復石滬也修復人與海洋間的關係。( 參閱完整記錄 )

Found -004:【曾旭正X洪震宇X王榮文】地方創生的21堂課-青年如何參與地方創生,創造自己的志業與事業

《風土經濟學、風土創業學》作者 洪震宇
長期在台灣各地田野調查,找尋創新契機,近年他將這些經驗與能力彙整成一套「風土經濟學」創意心法,希望能協助返鄉青年打開自己的生存空間,進而了解目標需求,創造行銷效益,帶動家鄉生機,創造偏鄉重生的力量。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前國發會副主委 曾旭正
在過去擔任國發會副主委時便推動一系列地方創生政策,努力地為鄉鎮找回蓬勃的生機,如今教授從參與社區營造到關心地方創生議題、更不吝於分享地方如何永續經營的寶貴見解,持續協助鄉鎮正視危機找回地方生機。( 參閱完整記錄 )

Found -005:【郭雅萍X蔡沛原X廖怡雅X楊振甫】用設計,增添地方風采-為傳統物件賦予新價值

北緯26度島嶼顏色 郭雅萍+蔡沛原
團隊透過在馬祖蹲點,從當地的海水、植物、戰地風光、建築材料中汲取出18種屬於在地的代表色,也透過參與式工作坊與在地居民溝通,期望將計畫成果塑造成在地人皆能認同的馬祖色,代表作為引發廣大迴響的東引門牌。

藺子 共同創辦人 廖怡雅
「藺子」以「傳承這份美好技藝」及「給工藝師更好的就業環境」為目標,透過拆解藺編編紋並數位化,以完整的教學系統加入設計元素,讓新世代的年輕人得以延續工法並加入轉型中的傳統產業,一起努力傳承藺編。( 參閱完整記錄 )

 

 

 

Found -006:【楊富民X林宗憲】君不老,心如花-時間淬鍊後的智慧比你想的更強大

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楊富民
協會經營核心以陪伴長者、社區營造、青年培力以及爬梳地方文化為主,其中長者們透過拼布創作將自己過去生活在社區裡的故事與歷史紀錄下來,經過整理的拼布創作也以跨海參與日本展覽的形式,讓長者們的故事持續流傳。

搖滾爺奶 創辦人 林宗憲
搖滾爺奶以繪本為載體,透過課程讓長者們重新學習如何與不認識的對象交流對談,敦促他們在能力所及的狀態下分享從繪本延伸出的自信與對生活的動力,持續透過繪本讓長者與社會接軌,發揮退而不休的正能量。( 參閱完整記錄 )

推薦閱讀
華山文旅學
【創造滿懷幸福感的未來】維護傳統提攜未來-文資教育培養皿
華山文旅學
【不完美變身的好完美——格外品大集合】
華山文旅學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曾經的過客,如今的歸人-留在家鄉真的比較好
華山文旅學
【創造滿懷幸福感的未來】後疫情時代的移動新生活
華山文旅學
【創造滿懷幸福感的未來】書寫秘密的地方基地-留下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華山文旅學
【從「小」開始的地方創生──陳美伶、何培鈞談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