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會客室41
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Mar 05, 2019
林真美X王榮文|大手牽小手,一起走進純真的繪本世界 | 華山會客室
華山會客室41
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Mar 05, 2019


Guest|林真美
「小大讀書會」之發起人,推動親子共讀及繪本閱讀多年,策劃【大手牽小手】、【沒大沒小】等系列(遠流出版),同時譯介許多經典繪本。

Host|王榮文
遠流出版人、台灣文創的實踐者,同時也是華山1914文創園區經營團隊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繪本是孩子開始閱讀的起點,也是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一座橋樑。林真美老師推廣繪本閱讀已經有20幾年,開創了「大手牽小手」書系,不但引進各國經典好書,也打破了大套書的銷售模式,重新定義了台灣的繪本市場。然而,現在的選擇雖然多了,但看在林真美的眼裡卻滿是憂心。到底繪本的學問在哪裡?身為編輯又該具備哪些角度與視野,為台灣的繪本創造更多可能?

 

王榮文(以下簡稱王):
今天華山會客室來了老朋友,林真美女士,她是台灣出版界、童書界、繪本界非常重要的推手。1996年時,她為了改變童書環境與遠流出了「大手牽小手」系列的繪本,我知道你大學讀中文系,之後到日本念兒童學,是從那時候開始接觸繪本的嗎?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你的經歷與接觸繪本的契機。

 

林真美(以下簡稱林):
我先到日本唸語言學校,之後發現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有兒童學系,「兒童學」這三個字非常吸引我。進去後發現只要是跟兒童有關的,都是我們要涉獵的範圍,這讓我覺得非常有趣。我的碩士論文「虎姑婆考」研究的是古典童話,但是這些跟繪本並沒有直接的關連。

我與繪本的相遇是在研究室,那時「兒童文化研究室」的走廊有一面牆搜羅了全世界最好的繪本,因為我的童年沒看過繪本,所以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都只是路過,對那面書牆視而不見。直到有一天無意間停下來,隨手抽了一本來看——每次回想這段我都會覺得我抽到的是「籤王」。因為那正是赫赫有名的《小藍與小黃》,我看完覺得驚為天人,從那以後我就對那面牆產生了很大的好奇和興趣。幸運的是,牆上的書都是經過篩選的,每一本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對我來說就像是有人已經為我準備好一整片的沃土,讓我開始我的繪本之路。

 

繪本、小孩、與願意為他們把繪本念出來的大人

王:
那回台灣之後呢?你有馬上從事和繪本相關的工作嗎?

林:
我的第一個工作是幼稚園老師。在日本讀了許多理論,所以回台灣後我最想做的就是和小孩朝夕相處,好驗證我所學到的東西。在幼稚園那段期間可以說是我的繪本「臨床期」,我每天帶繪本去念給班上的小孩聽,孩子們教我許多,讓我知道他們真正喜歡的繪本是什麼。離開幼教工作後我決定朝兒童文學發展,我除了到清華大學教書,也剛好有個機會到新店花園新城推廣親子共讀讀書會,而那也是「小大讀書會」的前身。每個禮拜一次的聚會,大家盡情地念繪本給孩子聽,對我來說只要有繪本、有小孩、有願意為他們朗讀的大人,就可以展開快樂的繪本共讀了。

 

王:
你與遠流的緣分可以回溯到20多年前,那時候的繪本都是大套書,你說希望有單本書的發行可以投入市場,所以和遠流合作,一起出版了「大手牽小手」的系列。但是在我看來「大手牽小手」不只是書系的名稱,也許可以視為一種 IP,是非常具有價值的。

 

林:
對,從1992年開始,我陸續帶了幾個讀書會,但受限於繪本套書太貴,推動上有許多阻礙。另一方面,我知道還有非常多的好書還沒有出版,所以我想打開新局,從1996年便開始策劃「大手牽小手」系列,打破了當時大套書的銷售模式,讓單行本可以在市面上流通,三年一共出了37本書,並且一直持續到現在。

2000年左右,是台灣繪本發展最蓬勃的時光,許多出版社都紛紛加入出版繪本的行列,最後市場過度飽和,導致許多出版社退出,既有的出版社對選書也變得相對保守了。隨後接著3C產品讓我們選擇性變多後,也出現了排擠現象,市場上對於繪本的熱情也漸漸消退,這也是我比較憂心的。大手牽小手除了是繪本書系外,它也代表著大人和孩子一起共讀的概念。另外,就是一直以來,這個系列在選書上堅持不受市場左右,試圖站在孩子的角度,為孩子選出真正的好書。也因此,經過歲月的累積,成為讀者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品牌。

 

這是一個跟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

王:
我一直很欣賞「共讀」這樣的概念,可不可以給我們一些建議,大人要怎麼樣進入繪本的世界?

 

林:
大人在與孩子共讀時一定要「虛心」,其實我們對繪本所知有限,不妨跟孩子一起學習,而不是由大人主導。我們大人離童年太久了,如果想要貼近繪本或是和孩子享受閱讀的快樂,那就要把自己變小變小再變小,回到孩子的感覺與童年的狀態。

「虛心」代表大人也要用功,透過大量閱讀去了解繪本,從孩子的反應去學習挑選他們會喜歡、感動的書。我在《有年輪的繪本》裡,列出了365繪本的推薦書單。也建議大人挑選童書時,可以從經典入手,因為它們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繪本。在共讀繪本時,則要回到很樸素的狀態,大人只要將情感投入,忠實地把文字朗讀出來,不要加油添醋也不要偷工減料,就可以了。

 



“在共讀繪本時,則要回到很樸素的狀態,因為小孩大人只要將情感投入,忠實地把文字朗讀出來,不要加油添醋也不要偷工減料。“

 


 

一本好繪本,文字加圖要大於二

王:
距離你的上一本書已經九年了,在今年新書「有年輪的繪本」裡,聽說你以一天一繪本為概念,推薦了365繪本,究竟一本好的繪本要有什麼樣的條件?請你跟我們聊聊你的繪本觀。

 

林:
在兒童文學這個範疇裡面的繪本,閱讀的主角是小孩。所以一個好的創作者必需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另外,由於繪本也是文學跟藝術的結合,所以好的繪本可以看作是一個詩人、藝術家獻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因為,小孩剛來到這個世界,還無法獨力閱讀,而繪本是藉由圖像讓他們更容易進入,文字則由大人從旁唸出來,傳達創作者的原意,所以當孩子在閱讀一本繪本時,是眼睛與耳朵同步在欣賞的。繪本有三大要素,那就是兒童、圖像、文字,其中,圖像與文字兩者的巧妙連動關係可以說是繪本表現的靈魂,因此創作者在創作時,必須同時思考圖像與文字的關係,讓它們可以各自表現又能創造出新的效果,也就是文字加圖要大於二。

回到兒童的部分,「想像力」是很重要的,但好的繪本其實某一方面也在反映現實,真實的世界裡有喜怒哀樂,甚至是恐怖或殘酷。在成長的過程中,這都是我們必須經歷的。總之,繪本要有趣、要能吸引孩子,讓他們在閱讀中有各種內在體驗,在感興趣、感動之餘,從中認識了世界、人性與各種情感。

 



“繪本是藉由圖像讓他們更容易進入,文字則由大人從旁唸出來,傳達創作者的原意,所以當孩子在閱讀一本繪本時,是眼睛與耳朵同步在欣賞的。“

 


 

讓童年成為創作靈感的來源

王:
據我所知,你並不希望把繪本當作是孩子的教條或是特定的教育功能。

 

林:
一般閱讀繪本的對象主要是3到8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跟大人很不一樣,當繪本吸引他時,他可以整個融入吸取他要的養分。但一個孩子很難具體的輸入然後輸出,說出一本繪本對他產生了什麼影響。我反對的是那些帶著成人目的的繪本,例如只為了要教生活常規、道德,然後包裝成繪本的形式去餵養小孩。回到閱讀的本質,小孩在看繪本的時候,他們才是自身閱讀的主人,所以不該受到成人的操控。

 

王:
我常常會說每個大作家都欠孩子一本書。我很好奇,如果你是一個編輯,你會怎麼去建議這些大作家去創作一本適合孩子閱讀的繪本,當作給孩子的禮物。又是什麼樣的繪本會成為經典、經得起時間的看待?

林:
我覺得一個好的創作者一生其實都不會離開他的童年太遙遠。我在《有年輪的繪本》中有提到,我們看待生命的方式應該要像大樹一樣,從童年、青少年、成年到中年甚至老年,慢慢擴散出去,變成一棵壯碩的大樹,而不是長大了就拋棄以前的自己,脫離童年的創作者沒有辦法創作出打動人心的作品。所以我能給的建議就是「回到自己的童年」。好作品的道理其實是相通的,第一要有獨特性,第二要有普遍性。獨特性可能是表現的方式前無古人或是在內容上的獨特,而普遍性則是指內容跨越了時空,能引起廣泛的共鳴,能打動大多數的讀者。

 

王:
這麼多年來你從事繪本推廣,也親自做選書、翻譯的工作,你會怎麼看台灣繪本出版的生態?一個好的編輯該如何促成一本好繪本的誕生,你會給童書出版的編輯什麼建議?或是一個插畫家想要進入繪本出版這個領域,他應該怎麼做?

 

林:
我舉一個例子,日本福音館書店在1960年代之後開始積極發展自己的繪本,出版社並不鼓勵編輯坐在辦公室裡,而是要他們到處去汲取新知,透過看畫展或各種機會,尋找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像是繪畫、建築、雕塑、漫畫......等等。我認為編輯的視野是最重要的,不論是對兒童的理解、內容、文圖關係的處理都要有一定的素養,這樣才足以說服作者。

現在福音館不但是日本最大的童書出版社,也留下了非常多經典的著作,為日本的繪本界留下了珍貴的遺產。回到我們現在的出版狀態,編輯面臨的困境是出版過度市場導向,付錢買書的是大人,所以很多出版社迎合的是大人的口味和喜好,這會讓繪本的出版變得非常單調,所以我也期許編輯在不得不和市場取得平衡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遠大的視野和身為主角的孩子。至於插畫家,我個人認為創作熱情非常重要,他們要不斷的自我淬鍊,還要用比市場更高的高度,去自我期許。

【採訪精華影音】

推薦閱讀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游適任】全球趨勢的轉移,加速世界推往SD思維的進程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揮灑40歲帥氣的大叔劇團 - 52PRO!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品牌經營
信義房屋社造計畫・用善的循環凝聚人心
點讀插畫
點讀華山
給角色活潑的生命,故事就天馬行空「動」起來!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游適任】不確定的世代需要不同的思維模式交疊應用
表演藝術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讓觀眾記得畫面也記得故事|舞台設計大師黎仕祺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