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觀點126
點讀插畫58
點讀華山384
Mar 01, 2019
【觀點X黃米露】挑戰357
專欄觀點126
點讀插畫58
點讀華山384
Mar 01, 2019

我認為栽培一個創作者,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第一年觀察他的創作風格跟市場反應,第二年試著分析出他目前可獲利之處跟往長遠發展之方向,第三年開始透過明確的商業案跟展覽開始累積起碼的基礎跟能見度。

但若你沒有經紀人協助而才剛踏上插畫這行業,第一關要挑戰至少在三年內作品具備個人風格的辨識度。在每天都有新的競爭對手出現的插畫市場裡,你如何從競爭紅海掙脫被看見及被記住,你最多其實只有三年的時間。

若你能撐到第三年,第二關是必須在第五年時,至少主要的經濟來源都要來自插畫接案。也就是說,你必須培養出穩定的案源跟業主。很多創作者會在這一年發生轉變,對這個產業失望離開?或是失去創作的動力,更現實的說法是,因為江郎才盡只好轉換身份。興趣是所有事物的基礎開始,卻不是可以堅持下去的關鍵。

若前面你都順利熬過來了,七年之後的每一年,你最少都要推出一個代表作,才能在這個創作市場屹立不搖。 至少從那天開始,你的競爭對手只有你自己。

 



黃米露 Milu.Huang

捨棄十年公務員身份,轉以文字工作者出版過三本小說,擔任過品牌形象廣告公司之企劃行銷。於2011年正式成立小路映画工作室,成為插畫經紀人,是許多線上優秀插畫家之幕後推手。
 

推薦閱讀
講座論壇
點讀華山
「科技大擂台與AI 對話」熱身賽精采落幕!學生Show出AI軟實力!
專欄觀點
談編輯
點讀華山
【觀點X李取中】叫我以實瑪利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在重生的日式老屋,品一杯道道地地的台灣茶|專訪八拾捌茶負責人周潔鈴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生活與閱讀
【觀點X鄭宇庭】不是這個最好,而是這樣就好。
表演藝術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迎接「劇聯網」時代一窺于國華的劇場想像
華山會客室
點讀華山
吳思華X王榮文|小文創需要大平台 | 華山會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