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Shin Shin
畢業於臺大農化系、劍橋藝術學院童書插畫碩士。現為插畫工作者,也做繪圖、版畫相關的課程教學。
翻開插畫家李若昕的繪本《小班》,第一眼就使人跌進一個藍綠色的森林世界,裡頭充滿靈性和野性的自然之美,運筆隨興、童趣地勾勒出惹人憐愛的小貓頭鷹,彷彿提醒我們,曾身為一個孩子的純真模樣。她的創作總有大量的植物和可愛的小動物,簡約的線條蘊含飽滿的活力,源自對生活的熱情,她喜歡創作、唱歌和跳Swing,偶爾跑到大自然,吸取芬多精!
理科少女闖入沒標準答案的童書世界
若昕大學念的是臺大農業化學系,國小時就學畫畫、學鋼琴,喜歡閱讀的她,經常在家裡附近的書店窩一整個下午,沉浸在繪本的世界裡。「繪本可以用一種相對簡單的形式,結合文字與圖像的關係,把一個故事或作者的概念完整地傳達出來。它的解讀可以很多元,也能從不同面向去觸動人心。」不僅如此,對創作者而言,它更是無比地浪漫、私密,僅存在自我時空中的小宇宙。大三時,選上一門極為搶手的「經典繪本選讀」通識課,課程內容包含繪本的發展脈絡和學術研究,還邀請到幾米、陳致元、李瑾倫等知名插畫家前來分享創作繪本的心路歷程,成為她朝繪本創作之路邁進的契機;畢業後成功申請上英國劍橋藝術學院,攻讀童書插畫碩士。
《小班》是Shin shin的第一本童書創作,從故事發想到插畫繪製通通一手包辦,就連手寫字也都自己來!
學習的過程中,她跳脫原本的理工科訓練,進入沒有標準答案的藝術創作領域,學著以放開的心態去擁抱未知的美好。她也提到,繪本創作與一般藝術創作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繪本須以閱讀形式作為設計考量,在約32頁的有限頁數中,將故事完整流暢的表達。然而,近幾年和不同出版社合作以後,她發現,不要有太多預設立場,先把靈感落實成故事,初步完成圖文的雛型後,再請出版社協助定位,找出合適的讀者年齡層,再微調內容與市場接軌,也是另一種適合自己的創作方式;像她的第一本童書創作《小班》即是依循此方式而誕生。
最喜歡理性又感性的技藝──絹印
正如每位插畫都有最合拍的媒材,若昕認為,最能闡明自身創作獨特性的途徑,就是絹印!在英國上課時,認識這項在台灣不被熟知的的絹印技術,著迷於顏色的選擇、堆疊,注意條件以及操作技巧,從頭到尾掌握作品的產出與印製成果,「某些操作以及條件設定過程跟做實驗的概念相仿,所以還算上手!加上版印出來的效果和顏色可以自行控制,我特別喜歡。」她笑著說道。而這樣的創作方式也奠定了她明快、簡約又繽紛的插畫風格;由於台灣幾乎沒有可以租借給創作者的專業絹印工作室,回台後也靈活使用水性麥克筆、蠟筆和色鉛筆為替代媒材,以限制顏色的方式繪製,或透過電腦模擬絹印的效果,延續她一貫的視覺語彙。
鍾情於絹印的Shin shin計畫以募資的方式籌備一整本以絹印製作的童書,完成埋藏在心底好一陣子的夢想。
除定期與國語日報合作插畫案,始終專注於童書創作的她興奮地分享,目前有三本童書在進行,從故事編寫到繪製一手包辦,計畫在2019年完成出版。其中有一本屬於「非文學類(註一)」兒童繪本,是她首次以知識為主要依據的兒童繪本創作,最大的挑戰不只是要事先了解相關領域的背景知識,還要思考如何把教科書裡看似生硬的內容,用孩子們可以理解的圖文表達清楚,製作成引人入勝的繪本故事!她進一步解釋,此類書籍通常是作者與繪者合作進行,作者先把故事寫出來,再交由插畫家繪製插畫;但因為自己在求學過程中,也很喜愛理科科目,希望在未來挑戰創作出既有趣,又富含知識性內容的繪本,引發孩子們對此相關領域的探索與好奇。
Shin shin認為,自製zine和樣書能讓人們看見創作者對故事節奏的掌握,以及創作的完成水準,對於未來的出書提案有很大的幫助。
創作之餘,若昕也常受邀進行版畫體驗等教學課程,和同為插畫家的好朋友cindy wume所成立的「慢点工作室 Slower Studio」,也將在新的一年繼續開設插畫、創作相關的課程,讓人們一起享受畫畫的樂趣。常在備課過程意外冒出創作點子的她,也會不定期製作概念性的Zine小誌或手工書,期許更多人看見自己創作的潛在能量,並帶著這些作品參與海外藝術節,像是英國的ELCAF(East London Comic Arts Festival)和新加坡藝術節(Singapore Illustration Arts Fest),拓展視野與人脈,持續與國際市場接軌,目標是架設一個網路平台,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買到自己的繪本創作和周邊商品!
註一:非文學類的兒童繪本以歷史、自然或人文科學的知識為故事根基,內容建立在事實之上,出書前須交由相關專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