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策展41
點讀華山384
Oct 04, 2018
學會思考,讓設計更有影響力
論策展41
點讀華山384
Oct 04, 2018

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設計?看起來很美的東西,就是所謂的藝術嗎?設計師真的比一般人更懂得欣賞美術館裡掛著的那些畫嗎?這一次,我們邀請到設計師王艾莉、廖小子和我們談談他們心目中的藝術與設計,透過討論,也將釐清讓設計更有影響力的方式。

在討論開始之前,我們請兩位設計師先為大家釐清藝術和設計的定義。畢業自高師大美術系的廖小子在紙上畫了畫簡單的結構圖,清楚地告訴我們,在嚴格學院派的定義下,純藝術(fine art)和設計(design)都在藝術(art)的分支下,換句說說,設計是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種高度商業化的藝術。至於純藝術和設計間的關係又是如何?王艾莉進一步解釋,純藝術和設計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彼此互相靠攏,兩者的中間是生活;因此,「生活化」的過程也可說是影響力的展現。

以下我們將藝術設計的影響力分成兩個方向探討,一是設計師如何受過去的美學教育影響,二是設計師如何將想法透過設計傳播出去,影響他人。

 

 思考,讓他們的創作從此不同

大多數人一樣,王艾莉和廖小子都是接受台灣國民義務教育,也都曾在求學過程中對藝術感到困惑。王艾莉分享她的求學歷程,透露「小時候最痛恨藝術了」印象最深的是某次戶外教學去看展,學校老師發下學習單,請學生畫出印象最深的作品並寫心得。當時的她看著櫥窗中的千年文物,實在不知道自己和作品的關係,既看不出哪裡美也沒有任何心得。想了又想,最後在學習單上畫下了販賣部買的一顆包子。

王艾莉。喜歡閱讀也喜歡和人聊天交流,自英國返台後,積極推廣與微型閱讀相關的project!

 

原以為自己對藝術無感,直到出了國,在倫敦看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展覽後,王艾莉才發現原來藝術有那麼多種類,而自己喜歡的是比較新穎的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註1。英國的指導教授鼓勵她跳脫形式上的侷限,試著把設計當成一種語言,用以探討事情,這樣的創作模式漸漸形塑出王艾莉的批判式設計風格——用設計去敘述一個現象,沒有標準答案,目的在引發眾人思考。

廖小子也提到學生時期的類似經驗。曾在參觀客家、閩南百年老宅時,老師告訴大家「這就是台灣建築之美」。但當時廖小子認為眼前景物並不是他認知中的台灣,自己對那些建築沒有感情、沒有感覺。如果古厝不能代表台灣美學,那麼究竟什麼才是能代表台灣的美?現在所居住的環境與時代難道就不是嗎?這個問題在他心中落下,悄悄扎了根。

廖小子。擅於從平凡日常發掘創作靈感,賦予傳統台灣文化元素全新形象。

 

爾後遇到一位從國外回來、特別重視創作理念的老師,他鼓勵每位學生們在創作過程中往內心深處挖掘。「誠實面對自己,找到心中的源頭活水,可能是一個問題或者對世界的看法,藉由創作來回應它,它不僅是設計師一輩子要面對的課題,也會是取之不盡的創作題材。」透過每週課堂討論,廖小子開始反覆思考,也透過思考,找到自己回應台灣文化的方式。

創作注重得是自我剖析和反思,過於單一的價值與教育,反而會侷限了設計與生活的想像,唯有不斷思考、反問自己,才能創造更多的影響力,王艾莉與廖小子可以說都是在學會思考後,才真正開始他們的創作之路。

 

 設計生活化!把思想溝通包裝成有趣企劃

在倫敦求學期間,王艾莉曾在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教育部門工作,泰德美術館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民眾採分眾導覽的方式,有專人帶兒童、學生、社會人士,有人負責教育老師如何引導學生看展。而她的工作任務就是吸引大學生來看展。怎麼做呢?她和夥伴們不僅舉辦party,還用超大張的白紙鋪滿整個美術館,讓大家在上面自由作畫⋯⋯「沒想到美術館可以這樣玩!」這場活動成功吸引大批年輕人前來,也讓王艾莉推翻自己對美術館的刻板印象,並意識到想要推廣某件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它變好玩!

2016年微型圖書館。沒有耐心讀完一本書?誰說書一定要整本看完!把書本拆解成小章節,用零碎時間,試著沒有負擔的閱讀吧。

 

在英國的所見所聞,讓王艾莉發現過去在台灣所能得到的資訊實在是太少、也不夠國際化,於是2002年開始,她從自己每天大量閱讀的國外網站中,擷取喜歡的內容,和大眾分享。如今更以時下最流行的短片形式製作「三分鐘設計報」,在網路上持續提供與世界接軌的藝術設計新訊

 

 


 

“這些計畫都是以批判式設計為核心,透過各種和生活有關的提案,引發人們探討社會議題、反思生活習慣或心理狀態等等。看似嚴肅,卻都包裝成非常引人目光的活動。”

 


 

 

回到台灣,王艾莉除了平時的設計工作外,也熱衷於推動各種觸發思考的活動計畫,這些計畫都是以批判式設計為核心,透過各種和生活有關的提案,引發人們探討社會議題、反思生活習慣或心理狀態等等。看似嚴肅,卻都包裝成非常引人目光的活動。而她的計畫對象是整個社會,為了將自己的想法真正推廣到每一個角落,王艾莉常刻意將活動設定在開放場域,例如「頁讀車輪餅」活動時,就安排說書人直接在路邊說書,如地攤叫賣般,吸引路過民眾停下腳步聽書,「那些聽書的人之中可能有人從來沒踏進過書店、講堂,如果一如往常的將活動辦在書店、講堂,不就失去了這樣偶遇的機會?」王艾莉解釋著計畫安排的用心。

2017年頁讀車輪餅。以情緒命名車輪餅口味,民眾可依閱讀後產生的情緒來點餐,讓讀後感和口中滋味相互呼應。

 

至於活動結果,她笑著說自己並不預設答案和立場,畢竟這些計畫並非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讓人思考問題而設計的,每個參與者的生命經驗和思想脈絡不同,往往會有意料之外的反饋。

 

重新翻玩設計元素,喚起台灣文化的共感

相較於王艾莉透過設計和大眾溝通想法、引發思考;廖小子則是在不斷的思考、自我挖掘後,用設計喚起大眾對台灣文化的共感。

「我從小接觸到的生活環境就是大家覺得醜的、俗氣的、不被承認的,可是我並不想討厭它。」相對很多台灣人對於自己的文化慣於自損,常常不留情面的否定,廖小子認為文化是由生活於其中的所有人共同發展而來,對於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廖小子充滿包容、盡力理解。

2018「大溪大禧」。主辦單位以民俗信仰結合當代設計,完成一場最潮廟會。廖小子負責主視覺,將關公Q版化,並以鮮明的紅綠配色,保留傳統慶典的熱鬧精髓。

 

 


 

“我會思考原本的設計為什麼這樣做?有什麼目的?當我了解後,再試著結合他的想法和我自己的美感,調整成合乎版面邏輯、合乎現代美感的樣子。”

 


 

 

比方說台灣街道最為人詬病的招牌,總是喜歡把字加大、加框、加陰影、加霓虹燈光,每個細節都很搶戲,搭在一起變成一團亂。但廖小子大膽採用這些具有台灣印象的元素,藉由拆解結構、重新調整比例、化繁為簡的過程,將元素精緻化。「我會思考原本的設計為什麼這樣做?有什麼目的?當我了解後,再試著結合他的想法和我自己的美感,調整成合乎版面邏輯、合乎現代美感的樣子。」就連第四台蓋台廣告、符咒、電子花車等俗艷誇張的元素也都在他手中轉變成年輕、潮流感的嶄新模樣。

2014濁水溪公社《鄉土.人民.勃魯斯》專輯,完整展現廖小子大膽翻轉庶民文化元素,將俗艷化為前衛的超強設計力。

 

此外,廖小子的作品中還時常能看到他對土地的關懷、對山海的情感,潛藏在狂放強烈畫面下的是來自生活的細膩關懷。他一點都不介意自己被定型成「很台」的設計師,理所當然的,我們總能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一些熟悉感,產生共鳴,然後會心一笑。他客氣的說「大家看了我的作品後,再回頭看台灣的廟會、夜市、街景,如果能重新發現其中的可愛,那我就功德圓滿了」。看廖小子的作品和跟他聊天一樣,都能感受到他對社會議題的深入關心,以及對台灣文化那股直率純粹的愛。

 

發揮設計影響力,改善大眾美感素養

其實,台灣真的不乏優秀的設計師,甚至還有很多設計系所、學生,但為什麼整體美感還是令人不滿意?王艾莉解釋,生活中接觸到的所有事物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審美觀,這就是所謂的生活美學。如同在倫敦超市中發現,當地不論大小品牌包裝設計都很美,生活中的藝術成分很高,很容易察覺「這個國家真的有把設計納入生活中」;又好比日本街頭,不見得每個招牌、每個櫥窗都經過設計,但顏色或形狀大多很簡單,耳濡目染下,在那裡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就會喜好選擇同樣簡單的設計。反觀台灣,雖然有許多店家、品牌、企業開始意識到設計的重要,願意投入資源在設計改良,但要改變長時間累積而來的生活美學,還需要時間。

2013年句子販賣機。現代人習慣閱讀簡短訊息,王艾莉希望透過瓶中的句子,引領大家找出那本書,重回閱讀的好習慣。

 

廖小子則認為,台灣的教育太追求單一價值,少了批判思考精神,讓設計容易流於表面形式。藝術設計雖有流行性,但不應只是形式上的變化,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不夠重視概念和想法,因此常會出現許多不知所以然的設計。廖小子強調「設計是要有意義的」,對於一個做創作的人或設計師來說,觀察流行、了解趨勢有其必要,但擁有獨立觀點的創造力才是藝術設計中更重要的價值。他也指出台灣看似多元包容,實則過度追求單一價值的盲點,「台灣人的包容往往來自不敢批評的客氣」,其實批評並非負面的,如果能用思考後的批判取代謾罵,用健康心態接受指教,溝通才能化為進步的力量。

2018拍謝少年《兄弟沒夢不應該》專輯。封面字體和擊拳畫面粗獷有力,整片海浪雕刻其實還有很哲學性的隱喻——海浪看久了,就成人生!

 

身為設計師,王艾莉和廖小子除了用設計「試著」影響社會,更重要的是,藉由設計啟發大家以主動思考取代被動接收。其實,美學就藏在我們的每個念頭中,學習思考、感受,我們都可以透過選擇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註1:在當時,有些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介於藝術與設計中間,難以定義,其展覽形式、場域也因為與傳統藝術不同而頗具爭議。

推薦閱讀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品牌經營
新型態農創的產業旅程
專欄觀點
論策展
點讀華山
【觀點X王耀邦】從身體創造-2018臺灣文博會 華山概念區
華山會客室
點讀華山
龍應台X王榮文|30年的筆墨,流淌出這個時代的大江大海 | 華山會客室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創作需要觀眾 邀請時要好好說|或許不是因為我值得,而是因為你值得
點讀插畫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明明畫得清淡,卻是把故事說入心底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生活與閱讀
【觀點X何承育】後疫情時代觀察:走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