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觀點126
論策展41
點讀華山384
Mar 01, 2018
【觀點X蕭淑文】談策展,總是說來話長!
專欄觀點126
論策展41
點讀華山384
Mar 01, 2018

談「策展」,必須回朔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歐美藝術學院設置了各種策展學程,這些課程汲汲於從當代藝術策展史爬梳,建立起一套論述,企圖把策展(curating)結合知識生產,創造一種展覽生產新典範。同時,一波一波的雙年展、三年展在全球颳起一陣旋風,許多新興經濟體非歐美國家無不渴望藉由超大尺度展覽去展現它們的國力與經濟力。

確實,在這股風潮哩,尋找下一個「大策展人」,就像是一個潮汐甚至會是一片海洋,是一種以持續的節奏匯流,最終把策展人角色推到權力價值的位置。在台灣同個時期,這股浪潮依附著博物館多元發展,公立美術館成為國內「策展人」的培養皿。除此之外,最時髦的國際經驗因不惜重金邀請國際策展人被喚醒了。

臺北市立美術館所策畫的「台北雙年展」,從1998年起,每二年都會邀請一位國際知名策展人就是一個最佳例證。

有意思的是,直到最近「策展」這個被藝術界高高捧起的展覽生產模式,突然有了魔力四處擴散,不論是美術展覽、影展、藝術節、各式各樣商展活動,有主題的、無主題的,知識性的、娛樂性的,策展實際上成為一種自我定義。在眾聲喧嘩中,策展在學院中也成為顯學,許多藝術學院及設計學院的學生表達出一種成為策展人的渴望。隨著「策展」在台灣興起,我們是不是能在舊有的定義上來討論它?更確切地說,策展本質是一種知識或是一種技術,其中點出了策展和政治之間的對抗與同化。在某種層次上,我們都必須承認具知識生產所策畫的展覽是屬於藝術世界的事物。但我們處於一個藝術世界與非藝術世界共存的時代,令人感動和感興趣的展演策畫是關於知識生產之外的動機是為人理解的。

說實了「策展」一詞走出藝術世界被靈巧地導入各式各樣展演活動,成為一種時髦工作,恰恰反映出消費主義所統治的市場機能總是有效。一個展演活動只要祭出策展這個充滿創造性的概念,不論是文青、知青或是一般普羅大眾都期待著它能把什麼東西變出一朵花來!於是,這讓我想起了一道菜。普羅旺斯燉菜是一道把洋蔥、甜椒、櫛瓜、茄子、南瓜、大蒜和各種香料拌炒悶燉的料理。這道雜菜從混沌中而生,不同蔬果完美交合激發出充滿火熱慾望般的味蕾。我想像「策展」就像普羅旺斯燉菜,必須經歷一種有意識的「混」,拒絕在穩定之間進行。有意義的、無意義的、和諧的、矛盾的、可知的、不可知的,把不同元素一起放入清晰的脈絡中,找到自己對展覽最為合理化的解釋。最終,看倌埋不埋單,是似是而非議論紛紛,或是滿足每個人所期待的精采,策展本身不是答案,然而它企圖說出立場表達觀點,但這些目的上的並不總是「有效」。事實是,談策展,總是說來話長!

 



蕭淑文Jo Hsiao

臺北市立美術館資深策展人。

曾任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2017年《社交場Arena》、2015年《愛麗絲的兔子洞:真實生活可理解與不可被理解的交纏》、《生活帶來的種種愉快與不安之間》等展覽策展人。

 


推薦閱讀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從做工到做設計|李秀超活用新科技 提升煙火無形價值
點讀華山
釀出品牌況味之道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張柏韋】美感教育:一種屬於視覺的新語言
論策展
點讀華山
策劃時代的樣貌,展出世代的價值
點讀插畫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寂寞困頓的人們和正在凋零的事物,都是她的創作題材
點讀插畫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創作是一場好玩的闖關遊戲-專訪插畫家減加加